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报业·农村大众记者 边良
7月16日,和圣苑村村民展凤兰下地干完活,顺手换上干净的鞋子往家走。“妇女下地两双鞋”,这在平阴县孝直镇的农村社区已是司空见惯。该村党委副书记展光峰说:“好几个村的人搬进社区混杂居住,大家渐渐地都成了讲究人。”
改变始于“融合”,变化还有很多。近年来,孝直镇持续推进优化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探索实践“条块结合”双线治理模式成效显著。
平阴县孝直镇党委书记苏东润。
当前,农村老龄化、空心化问题日益凸显,村级治理、组织发展等面临诸多现实困难。“为此,一些地方搞联村抱团发展,但几个村还是各管各的。”孝直镇党委书记苏东润告诉记者,“我们推进优化村级建制调整改革,旨在真正实现融合发展。”
如何稳妥推进改革?孝直镇是济南市最早开展农村社区建设的乡镇,此次改革的做法是用“五个不变”为改变铺路。2020年初,该镇和圣苑社区的8个村庄率先合并成立新村——和圣苑村。针对“强村”担心“被沾光”等问题,孝直镇设置了过渡期。“在过渡期内,原各村资产、资源、资金不变,之前的赢余或外债独立核算。”苏东润介绍,“这8个村班子成员和待遇,5年内也不变。”
在运行机制上,新村实行“条块结合”双线治理模式:原各村党支部成为新村党委下属的“网格支部”,支部书记任新村党委委员,并承担所在“网格”涉及村级治理底线安全的相关工作——这是“块”;新村设立六大功能办公室,分别承担党的建设、产业发展等职能,由党委成员分工负责,为新村全体村民服务——这是“条”。
展光峰表示,在网格之内,能充分发挥村干部熟悉情况的优势,及时发现问题、化解矛盾;在功能办公室,村干部各用所长,能够形成互补。这就构建出“小村”守底线、“大村”谋发展的治理布局。
为激励产业发展,孝直镇还重点考核“大村”经济增量,“小村”账上的收入概不作数。作为对此的响应,和圣苑村党委书记王金山亲自挂帅产业办。他们引进了光伏项目,成立了平阴县首家农民农业合作社联合社,发展起土豆、肉苁蓉、柽柳等种植项目。孝直镇党委副书记吴衍伟说:“今年和圣苑村集体收入预计可达400万元。”
2021年,孝直镇又整合20多个村庄成立了中联村、翔鸾村等6个“新村”。“两年来,这几个村总体运行良好,治理效率明显提升,集体经济多有起色,乡风文明深入人心……”苏东润强调,“最重要的是,我们做到了‘零投诉’。”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来邮局喝杯咖啡,许自己一段慢时光。7月19日,咖啡邮局书信博物馆旗舰店落成开业,这是“咖啡邮局”进入山东后,在邮局网点内开的第一家门店,地点选在了济南的华夏书信文化博物馆内,文化气息浓厚,成为全国首家开在博物馆内的咖啡邮局。[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