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
大众网记者 孟彤晖 济南报道
2020年3月,在外经商多年的孙延亮被召回村,担起仁风镇孙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的重担。
为何是重担?到任后第一件事,孙延亮便深入群众走访调查,在与村干部逐个交谈交心后——人心涣散、村集体经济薄弱、缺少产业、村集体收入较低都成了摆在孙延亮面前的重担、难题。
但在社会上“摸爬滚打”多年的孙延亮非但没有产生畏难心理,反而被激起了胜负欲。孙延亮摆正心态,制定策略,结合村庄实际,带领村干部外出考察学习,迅速确定了“四动”的工作思路。
党建带动,齐心协力当好“领头雁”
基础设施薄弱、集体经济空白、环境面貌落后……2021年以前,孙家村年轻人不愿回乡发展,也没有企业愿意在此投资。
为此,孙延亮将首要任务落脚到村集体经济如何破解、如何发展上,借助“主题党日+阳光议事”等载体,统一党员思想认识,让村党员干部变“要我发展”为“我要发展”,通过会议商议、走访入户等方式,推动全村1300余亩土地实现全流转;把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作为致富抓手,主动上门给10余名种粮大户、“土专家”“田秀才”做工作,动员参与合作社运营,推动土地规模化种植“小田变大田”,打造形成玉米规模化种植、小麦育种、富硒小米等特色产业。2023年以来,孙家村通过规模化种植节约生产成本10余万元,带动集体增收70余万元,促进了村庄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项目撬动,村企合作当好“引路人”
孙延亮深知没有坚实的集体经济做后盾,许多工作就只能空谈。
孙延亮表示,刚到任时,村级集体经济空白,村级运转全靠上级财政支持。因此,自己结合实际情况,主动寻找拓宽集体经济增收渠道。
土地流转和多种形式规模经营,是发展现代农业的必由之路。孙延亮坚持走“项目引进、村企合作”的路子,对外推介富硒种植传统、土地经营权整合等优势,与区镇有关部门、企业等进行多轮对接,引进总投资3000万元、占地300亩的仁风富硒蔬菜数字产业园项目。
牵头开展项目清障,提供肥料、农药等生产资料,为项目建设、运营提供了有力支撑,助力村集体增收10万元。
2021年以前,村里一个产业都没有,年轻人都出去打工,眼看这几年村庄发展得越来越好,不少年轻人有了回乡的念头。借此机会,孙延亮又大力推广起“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模式,村集体以流转的50亩土地为股权,联合第三方企业成立农业公司,采用统一种植、统一管理、统一销售的运营模式,为村集体增收20余万元,并吸纳30余人就近就业,通过劳务收入、物业租赁等方式,带动群众增收120万元,实现了群众家门口就业“挣薪金”。
发展联动,强村富民当好“探路人”
随着孙家村的发展,孙延亮考虑得更多的是,如何从壮大一个村到发展周边几个村,带领更多的乡亲们多渠道增加收入。
为此,孙延亮不断探索“产业抱团、融合发展”新路径,依托“跨村联建”,推行项目“飞地建设”,发挥“资源统筹、地域相邻、集中连片”优势,联合周边2个村以资金、土地等入股,共同创办占地1200亩的粮食绿色高效项目,突破资源配置的空间限制,打开联村共赢新格局。
2023年,村党支部优化融合发展以来,仁风镇党委政府通过大量的摸排和调研,将许家新村党委中心村设到孙家村,由孙延亮担任许家新村党委书记。新党委成立以来,孙延亮带领五个村精准发力、多点突破,相继成立了农业科技公司、环卫公司,为各村闲散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帮助群众增收致富;大力发展富硒产业,依托科技公司成功流转土地500亩,联合周边4个村采取自主开发、发展订单农业等方式,盘活低效林地、闲散地、废弃坑塘等土地130余亩,投资100万元建设仁风镇富硒葡萄示范园区,扩大富硒山楂种植规模,开发水果采摘、休闲垂钓等,带动周边村庄增收29万余元,走出了一条党建引领多村联动发展的新路径。
“让村民打一份工,赚两份钱,实现村民、集体双增收的效果。”孙延亮说。
服务推动,搭建暖巢当好“贴心人”
随着城镇化进程日益加快,如何解决农村养老服务问题成为摆在面前的一大难题。
为此,孙延亮聚焦农村老年人需求,积极探索农村养老服务新模式,多次到市、区有关部门咨询日间照料中心筹建事项,积极筹集建设资金。
在不懈努力下,2023年10月,孙家村顺利建成一处700平方米集餐厅、康复训练、健康服务于一体的日间照料中心,广泛开展文艺表演、送戏下乡、义务理发、免费体检等活动,打通了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在日间照料中心运营过程中,孙延亮本着集中服务资源的原则,将服务范围扩大到周边15个村的80余名老年人,避免了重复建设,促进了服务融合。“在这里吃饭很放心,每天变着花样地给我们做饭,每周五天不带重样的,而且味道也很好,虽然我们不是孙家村的村民,也能来这里吃饭,非常感谢孙书记让我们在家门口吃上‘热乎饭’。”仁风镇平家村村民史兆河说。
现在,走进走进济南市济阳区仁风镇孙家村,一座座错落有致的农家小院、一排排整齐有序的蔬菜大棚,一条条蜿蜒延伸的通镇公路,合作社里的村民正在热火朝天地干活,老年人在日间照料中心吃着可口的饭菜……一派欣欣向荣的农村新景象徐徐展开。
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