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佳”教育者风采录 || 匠心育桃李,春风化雨润无声

2025-06-20 14:2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大帅

  白艳华,女,中共党员,济南高新区实验中学高级教师、物理教研组长、高考研究与培优中心副主任。从教27年来,她坚持因材施教、启思明辨、润德笃行,引导学生在知识、能力和素质全方面发展;先后获得山东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山东省五一劳动奖章、济南市教学能手、济南市领航教师等荣誉称号。

  走进白艳华老师的教育世界,如同打开一本厚重而温暖的典籍,每一页都浸染着27年如一日的热爱与坚守。当学生们在雪地里欢呼着“华子老师”一同打雪仗时,她是青春的同路人;当突发癔症的学生伏在她背上被一路背下五楼送医时,她是“白大夫”;当她把女儿的棉马甲披在学生肩上,把深夜煮好的鸡蛋塞进学生手中时,她是“白妈”——这些充满烟火气的昵称,正是教育最动人的注脚。

  专业:深耕物理,点石成金塑英才

  在专业领域,白艳华是学生物理世界的引路人。她提炼出“何物、何力、何种运动”的核心主线,引导学生抓住“研究对象、选过程或状态、选方法”构建底层逻辑,训练学生构建起解决力学、运动学问题的思维模型。一本本错题本不仅是学生的反思空间,更是她为每个学生建立的专属“学习病历”。她连续执教高三毕业班并承担班主任工作长达10年。她所执教的毕业生中有44人考入清华、北大,2020年,她所带的班级高考物理平均分高达94分,这些数字背后是她对物理教学规律深刻把握的智慧结晶。

  物理竞赛场上,她同样成绩斐然:10次荣获山东省优秀指导教师称号,指导的学生斩获全国物理奥赛银牌3枚、铜牌4枚,43人获省级一等奖,8人因竞赛成绩优异保送清北。第二届丘成桐中学物理奖比赛中,她指导的项目进入全国12强,创下当年山东唯一入围纪录。

  2021年,白艳华加入济南高新教育。面对学情变化,她及时调整方法,通过邀请往届学长回学校交流引导学生保持积极的生活态度,通过阶段性变化的班级口号逐步树立学生的自信心,通过整体规划和细节处着手赢得学生的信任,通过让有意义的事情有意思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态……三年后的高考,她不负众望,向学校交出了满意的答卷。

  情怀:仁心为师,无私奉献显大爱

  白艳华的教育情怀,在无数个默默付出的瞬间闪耀光芒:大休时为不能回家的学生送去热腾腾的饭菜;为打伤的学生辗转多家医院求一剂破伤风针;当学生情绪低落,一个温暖的拥抱便传递了“白姐”的慰藉。她的办公室常备药箱,随时化身“白大夫”。

  这份大爱背后是沉重的个人付出:夫妻长期分居两地,她选择守护学生;幼子嗷嗷待哺,她优先为学子答疑;一场手术剥夺了她成为二宝母亲的心愿,休养不足一月便重返讲台;父亲肺癌晚期,她只能在讲台与病榻间来去匆匆。从教二十余年,她16次被评为“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家长最放心的班主任”,12次获评师德标兵,这些荣誉是她用无数“失去”换来的精神“回报”。

  白艳华对学生的倾情付出,也赢得了学生深深的尊重与爱戴。毕业近二十年的罗同学,每年必携家带口到白老师家坐一坐;远在德国慕尼黑攻读博士的王同学,人生重大选择都要先听一听她的意见;目前在山大就读的张同学毕业时送给她一面锦旗,“呕心沥血,再造之恩”八个字熠熠生辉……她的学生常说,人生最重要的高中阶段,遇到白老师是幸运的、幸福的。这一切就是对她育人工作的最好评价。

  智慧:因势利导,润物无声启心扉

  面对不同学生,白艳华展现出敏锐的教育智慧。她曾用假期踏遍济南东西,完成全班家访。她精心分析、提前谋划,与学生谈话时注意话语方式,保护学生自尊。与家长交流时,她推心置腹,让家长主动关心并助力孩子成长。父母离异的宋同学性格孤僻,学习成绩一落千丈。她分头与其父母取得联系,谋划对策,激励学生走出困境,端正态度,增强自信,毕业时顺利升入985高校。

  她的智慧同样照亮团队前行之路。她坚持改革创新、以身示范,加强团队建设。她积极参与教学改革,踊跃参加讲课比赛,多次荣获市级优质课第一名、教学能手评选讲课第一名、教学案例评比一等奖等荣誉;公开发表论文4篇,10余篇论文获山东省论文评选一等奖。她主编(参编)并出版《五年高考三年模拟》《尖子生学案》《新教材完全解读》等图书6部。她主持或参与的2项省级以上教研课题结题论文均获一等奖。

  她带领团队教师认真研究高考要求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和必备知识,分年级制定教学计划和每个知识点的教学要求,使三年的高中物理教学融为“一盘棋”。作为七位青年教师的导师,她倾囊相授,助力五人获市级以上讲课比赛一等奖。在她带领下,物理教研组共开展了国家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山东省基础教育科学规划省级课题等11项课题研究,撰写高质量论文20余篇,编写出版图书9部。物理教研组获评优秀教研组。2023年,她被聘为济南市教研院物理学科中心组成员。

  白艳华老师用近三十载光阴,以专业为犁,以情怀为雨,以智慧为光,在教育的田野里默默耕耘。当那些曾在她羽翼下的雏鹰飞越千山万水,回望处,她依然如磐石般坚守讲台——那份甘愿做为民服务孺子牛、勇于做创新发展拓荒牛、坚持做艰苦奋斗老黄牛的“三牛”精神初心,在岁月长河里愈发清澈坚韧,照亮更多年轻生命通往未来的道路。

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