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动莱芜】【红色故事征文】樱桃红时忆烽烟——莱芜区茶业口镇一位“堡垒户”的抗战往事

2025-08-14 14:58: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宏远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为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激发爱国热情,凝聚新时代奋进力量,莱芜区于2025年6月至9月举办“红动莱芜”济南市莱芜区红色故事讲解大赛活动。本期带来“红色故事征文”作品:《樱桃红时忆烽烟——莱芜区茶业口镇一位“堡垒户”的抗战往事》。

  樱桃红时忆烽烟

  ——莱芜区茶业口镇一位“堡垒户”的抗战往事

  引子

  2025年的夏初,莱芜区茶业口镇的群山被染成深浅不一的绿,山间的樱桃树正结着青红相间的果子。在中茶业村的石屋里,96岁的李桂兰老人摩挲着一枚磨得发亮的铜哨,浑浊的眼睛忽然亮起来:“八十年前啊,这哨子一响,就是鬼子进沟的信号……”

  一、中茶业村的红嫂

  1943年深秋,茶业口镇中茶业村的雾气还没散,李桂兰刚把最后一捧玉米磨成粉,就听见后山传来三声短促的鸟叫——那是民兵队长李念林定下的暗号。她撩开草帘,只见一个穿灰布军装的伤员趴在柴房角落,额角的血顺着泥土糊住的脸往下淌。“是咱八路军的同志!”李桂兰的心猛地一揪。当时,茶业口镇是莱芜抗日根据地的核心区域,日军“扫荡”频繁,村民们自发组成“堡垒户”,轮流掩护伤员。这个伤员叫王强,是鲁中军区的通信兵,在传送情报时被日军狙击手打伤。

  “婶子,别管我,鬼子快追来了……”王强挣扎着要起身,却被李桂兰一把按住。她麻利地撕开破被单,用井水冲洗伤口,又从炕席下摸出一小包草药——那是她用樱桃叶、艾草和山里的止血草熬制的药膏。“咱茶业口的人,死也不能让子弟兵落在鬼子手里!”

  屋外传来杂乱的脚步声,日军小队长龟田的刺刀挑开了门帘。“八路,藏在哪里?”龟田的刺刀尖指向李桂兰的胸口。灶台边,三个梳着羊角辫的女娃正捧着陶碗喝糊糊,见了刺刀吓得发抖。李桂兰把孩子们往身后一挡,指着炕上的破棉被:“男人上山打猎摔断了腿,哪有什么八路?”

  龟田狐疑地扫视着低矮的石屋,墙角的粪筐里堆着新鲜的牛粪,灶台上蒸着掺杂野菜的窝头,一切都像普通山民的家。突然,他的目光落在柴房门口——那里有一小滩未干的血迹。千钧一发之际,李桂兰猛地抓起灶台上的铜哨,用力吹响!“呜——呜——”尖锐的哨声划破山谷,这是通知后山民兵的信号,也是让王强从暗渠撤离的指令。

  龟田暴怒,刺刀狠狠刺向李桂兰的肩膀,鲜血瞬间染红了粗布褂子,李桂兰咬着牙没哼一声。这时,屋外传来密集的枪声——李念林带着民兵从山梁上冲下来,日军仓皇撤退。而王强早已顺着屋后的排水暗渠,躲进了满山遍野的樱桃林。

  二、“铁西瓜”炸响鬼子岭

  茶业口镇多山,险峻的“鬼子岭”是日军运输物资的必经之路。1944年春,为切断敌人补给线,民兵们在李念林的带领下学起了埋地雷。李桂兰带着妇女们负责做干粮、送情报,还偷偷把家里的铁锅熔了,铸成地雷壳。

  “桂兰婶,这地雷咋埋才炸得准?”年轻民兵小张举着个铁疙瘩犯愁。李桂兰指着岭上的石板路:“鬼子的马车走中间,咱就把‘铁西瓜’埋在车辙印里,再用樱桃枝子盖好,保准他们踩不着!”她还琢磨出“真假雷”战术——在真雷旁埋假雷,用草绳相连,日军排雷时一拉绳,真雷就炸。

  第一次伏击那天,李桂兰趴在山坳里放哨,看见龟田的队伍押着民夫走来。她捏紧手中的红布条,等头车刚碾过地雷区,立刻使劲摇晃布条。“轰隆!”第一声巨响震得山石直掉土,日军战马受惊乱跑,踩响了连环雷。民兵们从樱桃树后冲出来,喊杀声震彻山谷。

  龟田被炸得晕头转向,带着残兵躲进石缝。李桂兰看准机会,带着妇女们把灌满煤油的陶罐从山上推下去,陶罐砸在石缝边,火苗“腾”地窜起来。日军被烧得鬼哭狼嚎,龟田趁乱逃回据点,从此再也不敢轻易走鬼子岭。

  这场伏击战后,茶业口镇的民兵被称为“樱桃林里的爆破队”,李桂兰也因为智谋过人,被战士们亲切地称为“桂兰大姐”。她常说:“咱山里人没别的本事,可山是咱的家,树是咱的枪,只要鬼子敢来,咱就用石头砸、用牙咬,也要守住这片土!”

  三、永不褪色的樱桃红

  1945年8月,日本投降的消息传到茶业口镇时,李桂兰正在樱桃林里修剪枝条。她听见山下传来锣鼓声,手里的筐“哐当”掉在地上,眼泪唰地流了下来。她记得,那年的樱桃红得格外鲜艳。

  后来,王强伤愈归队,临走前送给李桂兰那枚铜哨:“大姐,这哨子救过我的命,以后听见它响,就是咱们胜利的号角。”如今的茶业口镇,已成为红色旅游胜地。在中茶业村,“爆炸大王”李念林的故居被改造成了纪念馆,展柜里陈列着那枚铜哨、生锈的地雷壳,还有李桂兰当年熬药用的陶碗。每年抗战胜利纪念日,都会有小学生来听老人讲故事,他们胸前的红领巾,像极了当年樱桃林里燃烧的火焰。

  “奶奶,您怕吗?”一个扎马尾的小姑娘指着展柜里带血的褂子问。李桂兰轻轻地抚摸着小姑娘,笑着说:“怕啥?咱茶业口的人,骨头比青石还硬,心比樱桃还红。只要心中有党,心里有国,脚下就有根,鬼子来了,咱就跟他们拼到底!”

  山风吹过,窗外的樱桃树沙沙作响,仿佛在应和老人的话。八十年光阴流转,当年的烽火硝烟早已散去,但那些埋在樱桃树下的故事,那些用鲜血和勇气铸成的抗战精神,正如同年年红透的樱桃果,在茶业口镇的群山间,代代传承,永不褪色。(作者:莱芜区委党校 刘宏远)

初审编辑:亓秀宝

责任编辑:曲欣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