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聂堃
责任编辑:曲欣萍
大众网记者 聂冬梅 孟彤晖 济南报道
秋日泉城,天高云淡,泉水欢涌。10月29日,根据第四届儒商大会安排,济南市“儒商齐鲁行”返乡考察活动如期举行。海内外儒商代表从山东大厦启程,沿“活力高新”“魅力历下”“医韵槐荫”三条特色路线,沉浸式感受济南的自然风光与产业活力,在“寻根”中触摸城市底蕴,在“谋合”中探寻合作机遇,为泉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三条特色路线 绘就“自然+产业”融合图景
“本次‘儒商齐鲁行’返乡考察活动,是济南市依托第四届儒商大会精心打造的一张‘济南邀请函’。其核心目的,就是诚挚邀请海内外企业家们到济南走一走、看一看,通过实地走访、产业对接和文旅体验,让大家亲身感受济南良好的发展态势和广阔的合作空间。”济南市投资促进局有关负责同志表示,“我们不仅要展示产业的‘硬实力’,更要让大家在泉城的风光与底蕴中,沉浸式地体验到这座城市的活力与温度。”
三条考察路线各具特色,巧妙串联起济南的自然灵韵与产业脉搏。
“活力高新”路线,以“天下第一泉”趵突泉为起点,串联起国家文化出口基地与中国重汽集团。前者构建黄河流域中小文化企业“出海”创新生态,推动对外文化贸易产业高质量发展,使济南成为面向全世界讲好“黄河文化故事”和“中国文化故事”的重要窗口;后者作为国内重型汽车行业龙头,产品出口11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据我国重卡出口的半壁江山,让儒商直观感受高端装备制造的工业力量。
“魅力历下”路线,从大明湖畔的诗意风光切入,聚焦丽山国际细胞医学产业园。该产业园最具代表的CDMO中心,是北方区域首个落地、经山东省科技厅批复的细胞与基因治疗中试基地,该路线让儒商代表见证了自然之美与生物医药产业的共生共荣。
“医韵槐荫”路线,以济西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绿芯为底色,延伸至济南国际医学中心。作为山东省政府主导的重大健康产业项目,该中心对标美国得克萨斯州医学中心,按照“高端化、特色化、国际化”发展定位,正全力打造国际智慧医学城、绿色健康示范区。

营商沃土 构筑“近悦远来”发展生态
济南各区县依托资源禀赋,打造特色营商环境,为企业发展提供全周期保障。
济南高新区以“科创+产业”为核心优势,成为全市经济“主引擎”。济南高新区科创资源丰富,拥有高新技术企业2500余家,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65家、占全市38.2%,国家级研发机构17家;产业基础雄厚,全市四大主导产业,除精品钢与先进材料外,其他三大主导产业的集聚区全在济南高新区;还有“五区叠加”的国家级战略优势,40万人才总量、健全的金融服务,高效的审批服务已有30余项审批制度创新在全国、全省复制推广;以及7个海外办公室和4个海外孵化器,为企业“走出去”保驾护航。
槐荫区以“精准服务”破题,打造“宜商槐荫”品牌,在全省创新打造“齐鲁之窗•宜商服务中心”,目前已实现省会经济圈、京沪高铁沿线城市、黄河流域沿线城市124个区县“跨域通办”;在全省首创企业全生命周期的宜商服务系统,出台“宜商槐荫十八条”,全面构建“近悦远来、活力充沛”的营商环境。
历下区作为济南核心城区,彰显“首位度”担当。作为省会济南的政治、经济、文化和旅游中心,区内驻有80%的省直机关和90%的市直机关,有山东大学、山东师范大学等高等院校21所,山东省科学院、山东省医学科学院等科研机构100余家。2024年完成地区生产总值2577.8亿元,同比增长5.6%,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75.3亿元,连续十七年在济南市高质量发展综合绩效考核中获评一等奖,综合实力始终保持全市首位、全省前列。

儒商心声:实地考察见真章,合作意向渐明晰
考察途中,儒商代表们结合自身领域,分享所见所感,合作意向逐步清晰。
荷兰山东商会会长孔令新表示,荷兰山东商会作为一家建立在山东跟荷兰乃至欧盟之间的贸易桥梁,和高新区有很高的契合点,比如现代金融服务业、高科技装备制造,还有现代物流等贸易板块,对荷兰跟山东之间的贸易有很大促进作用。他提到,儒商大会作为一个沟通交流的平台,可推动侨团与山东企业信息互通有无,能够吸引更多的侨团商会返乡。
中国联合中药材交易所(澳门)有限公司首席代表魏永刚,因企业在中医药大健康领域的布局,特意选择“魅力历下”路线。“山东也是中医药大省,我们选择这条路线,也是基于跟生物大健康产业能有一个深度的链接,我们也多次考察了山东的各地市,也有考虑在济南布局合作。”他表示。
中国电子系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裁赵立杰对济南的营商环境非常认可,他说,济南的营商环境已达到国内一流水准,服务效率高,创新能力强,以“制度创新+产业生态”构建了强大的“引力场”,尤其在高新技术、数字化方面与他们公司的战略高度契合。他们期待在数字经济方面深化合作,共同打造北方地区经济增长极。
这次返乡考察活动,不仅是一次城市魅力的展示,更是一场合作机遇的对接。海内外儒商与济南的“双向奔赴”,将进一步激活城市创新动能,为济南建设“强新优富美高”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会注入更多活力。
初审编辑:聂堃
责任编辑:曲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