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邻里助农·鲜货进社区”座谈会成功举办 搭建“田间到餐桌”直供桥梁

2025-11-03 18:31:4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风

  11月1日上午,“邻里助农·鲜货进社区”暨餐饮项目助农座谈会在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二楼会议室顺利召开。莱芜区政协委员、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会长、莱芜区中华职教社乡村振兴专委会秘书长刘风主持活动,莱芜区杨庄镇薛岭村第一书记杨春杭、钢城区蔡店村第一书记亓增奎、东美严选运营团队负责人李伟,莱芜区中华职教社乡村振兴专委会副秘书长王同英、成员亓军义、济南市人大代表田萍及济南市诚信建设促进会副会长庞岩等齐聚一堂,以“打通农产品直供链路,实现多方共赢”为核心目标,同步推进“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建设落地,推动“田间好货”与“餐桌需求”精准对接。

  项目解读明方向,供应链保障强信心

  活动伊始,李伟围绕“农产品直供社区餐饮”项目核心价值展开详细解读,重点提及“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的建设规划。团队从“源头把控”与“高效对接”两大关键维度,介绍供应链整合具体举措:一方面以帮扶村为单位打造“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在基地内实现从种植标准制定、田间管理到采收品控的全流程规范,同步标注诚信溯源信息,确保食材新鲜安全可追溯;另一方面依托数字化运营平台,打通“示范基地-平台-餐饮商家”的信息通道,既为基地农户拓宽稳定销路,又帮助餐饮经营者降低采购成本、缩短供货周期,为项目与示范基地建设双落地筑牢基础。

  供需对接热现场,农餐牵手定意向

  供需对接环节,会场氛围迎来高潮。亓增奎以“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培育成果为核心,带着本村“特色家底”现场推介——钢城区蔡店村以“诚信种植”为底色的玫瑰暖茶、花生油等优质农产,均来自村内初建的“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从种植到加工全程留存诚信管理记录。参会人员围绕示范基地产品品质、诚信溯源机制、供货周期、采购价格等关键问题深入交流,现场交换联系方式,多组农餐合作初步达成意向,为“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产品走向市场按下“加速键”。

  经验分享献良策,加工赋能破瓶颈

  刘风分享乡村振兴赋能实践经验,提出“农业不加工等于一场空,基地无诚信难走远”的核心观点,为农产品直供链路升级与“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建设支招。结合祝家洼村、八里沟村帮扶案例,她建议:一是帮扶村打造“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时,要结合餐饮需求优化种植品类,比如祝家洼村基地聚焦地瓜种植,八里沟村基地主打爱宕梨培育;二是通过加工转化提升基地农产品附加值,如将祝家洼村基地新鲜地瓜加工成粉条、粉皮,适配包子铺馅料需求,将八里沟村基地爱宕梨升级为“梨膏+纯净水”分离包装的即饮产品;三是挖掘基地“一品”背后的文化内涵,把地瓜种植历史、梨乡故事融入“一村一品一文化”建设,通过包装设计呈现乡土元素与诚信标识,增强示范基地产品的独特性与可信度,为直供链路规模化、可持续发展提供专业思路。

  答疑交流解难题,多方携手促长效

  自由交流环节,参会人员聚焦“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建设与运营需求,围绕基地地瓜种植技术优化、梨膏水加工标准制定、农产品质量检测流程规范、应急供货保障机制建立、诚信溯源系统搭建等关键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李伟明确表态,将为“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提供专项支持:一方面协助基地完善诚信溯源体系,另一方面建立应急供货机制,针对基地地瓜采收季、梨膏水生产周期等特殊节点提前储备货源,确保餐饮商家食材供应稳定。各方在交流中凝聚共识,为后续直供链路完善与“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提质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此次“邻里助农·鲜货进社区”座谈会,不仅搭建起“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与餐饮经营者的合作平台,更探索出“农户增收、商家降本、社区便民、基地提质”的四重共赢模式。下一步,各相关方将持续跟进合作进展,推动“一村一品一文化诚信示范基地”农产品加工环节与直供链路深度融合,让更多基地“田间好货”走进社区餐饮、端上百姓餐桌,为乡村振兴与社区服务融合发展注入新动能。(通讯员 刘风)

初审编辑:亓秀宝

责任编辑:贺存玲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