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张帆

大众网记者 赵晓丹 济南报道
11月26日,济南市召开“十四五”法治政府建设成效主题新闻发布会。记者从会上获悉,济南连续4年在全省营商环境考核获“一等”,先后获得“全国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等多项荣誉,今年以全国前十的成绩成功获评“全国法治政府建设示范市”。
坚持守正创新,政府职能依法全面履行
济南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茂祯介绍了“十四五”时期法治政府建设有关情况一是持续提升政府效能。聚焦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对政府机构设置及工作职责调整优化,以体制机制改革推动科技创新、产业创新和发展方式创新。街镇形成“5办4中心”组织框架,稳妥推进区县向街镇赋予行政执法权改革,建立便民高效的基层管理体制。二是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办理时间平均压减78%。“水电气暖网”联合报装“一件事”等经验在全国推广。加快“无证明城市”建设,272项市级证明事项承诺即办。三是持续规范权力运行。各级政府依法接受人大监督,自觉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近五年市级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890件、政协提案2862件。司法监督、审计监督、统计监督等不断深化,政务公开平台、12345热线等拓宽社会监督渠道,推进行政权力阳光下运行。
坚持良法善治,依法治理制度基础不断夯实
一是高质量推进“小切口立法”。近五年制定政府规章22件、修改废止12件,配合市人大常委会制定地方性法规14件、修改废止10件。坚持民主立法,设立40个政府立法联系点,广泛听民意、聚民智。二是完善行政决策制度机制。制定《济南市重大行政决策程序若干规定》,建立“1+8+1”重大行政决策制度体系,五年来,市、区县两级政府发布174个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并按时完成。三是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实现公平竞争审查与合法性审查“联审联动”,先后开展25轮规范性文件专项清理,建立基层合法性审查提级协审机制,源头防范行政违法风险。
坚持依法行政,各级部门执法行为更加规范
一是严格规范涉企执法。扎实开展规范涉企执法专项行动,集中整治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等突出问题。建立“1+1+1+N”规范涉企检查工作体系,联合检查率提升至73.04%,检查次数同比减少57.87%。二是健全执法监督制度。制定文明执法规定、行政执法精准化规定、行政执法过错责任追究办法等政府规章,建立三级贯通的行政执法监督体系,“泉执法·慧监督”经验做法获司法部推广。持续深化行政处罚“四张清单”制度,累计受益市场主体10万余家。三是加强执法队伍建设。精简市、区县两级综合行政执法队伍,90%执法力量下沉执法一线。严把执法人员“准入关”,建立行政执法资格认证考试激励约束机制,考试通过率从72%跃升至99%。
坚持法治为民,群众法治获得感持续增强
一是聚焦群众关切,推进法治为民办实事。实行市政府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度,五年来办理向社会公开承诺的民生实事103件。每年评选法治为民十大实事,市场监管“一券三卡”、法治护航“社区微业”、公证参与不动产“带押过户、带封过户”等做法在全国推广。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等经济犯罪活动,去年以来避免和挽回损失44.76亿元。持续加大暴力犯罪打击力度,成为唯一连续14年命案全破的省会城市。二是聚焦便民增效,优化法律服务供给。山东(济南)中央法务区建设成形起势,法治人才纳入高层次人才分类认定体系,设立全省首家域外法查明中心,为企业“走出去”提供高质量法治保障。出台《济南市促进公共法律服务若干规定》政府规章,“泉益邻”法援每年为困难群体办理法律援助案件近2万件,做法获司法部推广。三是聚焦定纷止争,推进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制定《济南市矛盾纠纷预防和多元化解条例》,深化府院联动、府检联动,行政复议调解和解率达到36.02%,发挥了化解行政争议主渠道作用;加强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健全公安派出所、司法所、律师事务所(基层法律服务所)“三所联调”机制,推动矛盾纠纷实质性化解。12345热线诉求解决率、群众满意率持续攀升。法治成为强省会建设和民生福祉的坚实保障。
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张帆
11月26日,省监狱局举办“固本·2025”全省监狱教育改造技能竞赛决赛。省委省直机关工委二级巡视员王树海,省司法厅党委委员、副厅长,省监狱局党委书记、局长王发军,在家的局领导出席活动。活动邀请山东师范大学、山东政法学院、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等单位和省监狱[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