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让小庭院走向广阔天地?

2025-04-03 19:52: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玮

  大众网记者 张玮 济南报道

  在现代文明发展的浪潮里,中式庭院这传承千年的生活美学,正悄然复兴。

  年轻人钟情于在庭院围炉煮茶、打卡聚餐,成为追求自然与本我的一种新型生活方式,也为传统庭院注入新活力。

  2023年,“庭院经济”首次被写入中央一号文件,这一政策信号将农户房前屋后这片“方寸地”推向乡村振兴的前沿。

  在济南市长清区,“如你所院”等网红庭院以“休闲式”模式先行,展现庭院经济从“小而美”迈向“广而深”的无限可能,或许能为大家带来更多启迪与思考。

  什么是庭院经济?

  经济发展的多元版图里,“庭院经济”正崭露头角。

  它以农户家庭院落及周边空间为依托,是一种充满生机的小规模经济形态。

  通过特色种养、休闲旅游、手工文创等多样经营,将闲置资源巧妙盘活,转化为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而后它又延伸出休闲餐饮、文化体验等商业运营新模式,凭借因地制宜、灵活多变的特性,一头连接着乡村发展的内生动力,一头满足着城市消费升级的迫切需求。

  自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鼓励脱贫地区农户发展庭院经济,为农民增收提供新途径。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延续并深化了对庭院经济的支持,“发展休闲旅游,推出一批特色民宿、家庭旅馆、休闲农庄、农家乐、小型采摘园等,打造精品田园和美丽庭院。”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更是着重强调引导农民发展适合家庭经营的产业项目,因地制宜推进庭院经济、林下经济、民宿经济,为农民增收广开渠道。

  在政策的有力引领之下,庭院经济的发展东风正劲。

  长清把握先机、乘势而上,凭借庭院经济,既让当地居民拥有了增收的新希望,又为渴望逐梦的年轻人才提供了乡村创业的广阔舞台,精准对接城市消费群体。那些独具韵味、各美其美的小院,经过创意打造,成为市民游客心驰神往的休闲好去处,满是惬意与美好。

  如何发展庭院经济?

  曾经,乡村创业总被局限在“养鸡、种地、开农家乐”这些生存型创业模式里。

  但如今的休闲庭院经济却大不相同,它凭借兴趣、创意和美学体验,吸引自由职业者、手艺人等在乡村开启事业新篇。

  返乡创业青年、“如你所院”经营者徐田就是其中一员。

  2023年,徐田把闲置20年的老宅改造成开放式庭院,融合乡土美学与现代舒适,以“露天厨房+本地食材”模式,勾起城市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围坐在露天庭院里,品尝一顿鲜香浓郁的牛肉火锅,轻抿一口当地特色的“御杏茶”,咬上一口清新的“拉拉秧”蒸包……这些别具一格的体验,是年轻人在城市的喧嚣与忙碌中难以觅得的。

  在打造过程中,长清秉持“一院一主题,院院具特色,文化有体现”原则,兼顾生态、文化与产业融合,吸引有志青年盘活闲置院落,推动农家乐改造升级,实现从“方寸之地”到“休闲经济”的华丽转身。

  像“一方小院”经营者金杰,作为吴庄村“两委”成员,在推动村集体发展与村民增收时,专注延伸家乡农特产品产业链,研发御杏果酱(果汁)、御杏糖、御杏甜品等张夏“御杏系列”美食,让更多人品尝到“家乡的味道”。

  据统计,2024年,“一方小院”带动御杏售卖约15000斤,杏花季时周末日接待游客600余人,日营收超4万元。

  休闲庭院吸引了原乡人、返乡人、新乡人“三乡”人才,其中多为80后青年,他们以乡村闲置院落为梦想孵化地,带来“诗意型”创业潮流,重新挖掘乡村价值。

  庭院经济潜力有多大?

  尽管“如你所院”“一方小院”等案例成功破圈,但庭院经济仍面临同质化竞争、季节性波动、管理标准化不足等问题。

  察觉到庭院经济的潜力,长清张夏也迅速出台相关实施意见,为小院建设提供依据,设立指引牌,当好“后勤员”。

  短短一年间,休闲庭院就从1家增至10家。

  专家们一致认为,别小看这一方方小庭院,它可是市场经济与农业经济不可或缺的重要拼图,联结着广阔大市场,未来的潜力不可估量。

  那么,小庭院究竟如何走向广阔天地呢?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副教授崔海兴给出四个关键方向。首先,以现代科技为有力支撑,让庭院经济搭上科技的快车;其次,聚焦特色产业,打造独一无二的竞争优势;再者,秉持生态优先和绿色生产理念,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最后,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引领,拓宽增收渠道。

  如今,庭院经济不仅是增收的“致富园”,更是乡村文明的“展示窗”。正如长清张夏以杏花为笔、以创新为墨,将小院经济融入乡村振兴的宏大叙事,中国乡村正通过无数个“如你所院”,在方寸之间绘就共富长卷。

  未来,如何让“网红”变“长红”,让“一院之火”燃动“全域之光”,仍需在产业融合、人才培育、品牌建设上持续深耕。而这场始于庭院的变革,终将重构城乡关系的未来图景。

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