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曹亮
大众网记者 张玮 通讯员 张琪 济南报道
近日,长清区孝里街道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研讨会暨济南市技师学院与孝里街道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共建签约仪式在孝里街道办事处举行。一份份承载希望的协议郑重落笔,一场围绕“金小米”的乡村振兴协作战役正式打响。这场以第一书记为纽带、校地合作为根基、政校企行四方联动的深度实践,奏响了科技兴农的序曲。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山东烹饪协会等12家单位共同见证,政校企行四方代表共聚一堂,见证党建赋能产业振兴的重要时刻。
党建驱动聚合力,校地携手强基石
“签下的不仅是名字,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诺!”在热烈的掌声中,济南市技师学院机关党委专职副书记袁毅与孝里街道党工委书记焦玉燕共同签署乡村振兴产业发展共建协议。这份协议,根植于双方党建共建的沃土。学院机关党委带着宝贵经验而来,决心与孝里街道党工委共同深耕“组织联动、资源联享、服务联推”的“红色责任田”。
随后,学院党委委员、副院长张广宇与长清区副区长张儒涛共同为“济南市技师学院教学实践基地”揭牌,将学院的专业人才优势与街道的产业资源禀赋紧密结合,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劲动能。
第一书记架桥梁,科技赋能助增收
“这是我们胡林坡小米‘升级’的‘金钥匙’!”仪式上,文旅学院院长李华夏向村支书石绍华移交技术手册,这份手册凝结着科技惠农的温度。
这背后,一个忙碌的身影功不可没——驻村第一书记袁家照。他就像一座坚实的“连心桥”,一头连着学院的技术专家,一头系着村里的急切需求。正是在袁书记的“穿针引线”下,胡林坡村率先聘请了学院“乡村振兴顾问”,并最终聚焦于小米深加工食品研发。学院对此高度重视,由机关党委牵头协调,最终指定文化旅游学院面点教研室主任、山东省首席技师孙环慧领衔组建研发团队。孙环慧教授视此项目为“乡村振兴的科技答卷”,带领团队迎难而上。
为了精准对接需求,袁书记从前期深入田间了解小米特性,到化身“风土解说员”带学院团队实地调研,再到全程参与深加工技术研发对接,每一步都踏在科技兴农的鼓点上。研发团队在孙教授带领下,直面小米“易碎、口感粗糙”的难题,历经3个月上千次试验的攻坚克难,成功开发出“小米开口笑”等四大类近20个品种的面点。2025年4月22日,这些产品在学院教研活动中首次亮相便广受好评。
随后,团队更精益求精,抓住第三届亚洲烹饪大赛的机遇,在省市烹饪协会联合推荐下,将胡林坡小米产品推向了国际展示舞台。可以说,技术手册承载的,正是这条从田间到课堂、从实验室到国际赛场的“点谷成金”之路。
为表彰孙环慧团队的关键贡献和扎根乡土的服务精神,长清区委组织部副部长季然将一面“匠心智造 心系乡村”的锦旗送到她手中,长清区农业农村局二级调研员赵振军则为其佩戴上“荣誉村民”绶带并颁发“技术顾问”聘书。这一刻,“红色专家”扎根乡土、助力产业振兴有了更加坚实的新身份。
四方共议“金点子”,红链赋能产业旺
研讨环节,思想激荡,智慧交融。各方代表围绕胡林坡小米产业未来发展畅所欲言,贡献真知灼见。山东烹饪协会监事长李建国,这位餐饮界的“老行尊”,提出提出打造“孝里小米宴”特色美食IP的“金点子”,承诺依托协会庞大的企业资源网络,助力孝里小米香飘更广阔的市场。
技师学院副院长张广宇创新性提出建设田间直播基地,将“技术课堂”直接开设在田间地头和小米加工车间,让知识技能沾满“泥土香”,惠及更多农户。孝里街道党工委书记焦玉燕话语铿锵,坚定承诺为产业振兴保驾护航,强调街道将全力做好政策支持与服务保障,优化发展环境。
济南日报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温健强调,要擦亮党建品牌,让袁家照式第一书记的“桥梁工程”更加坚固,确保共建协议从“纸面蓝图”高效转化为“田间硕果”。
长清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张儒涛提出,要立足长清区农业产业布局,将胡林坡“金小米”纳入全区特色农产品品牌矩阵重点打造。他要求相关部门强化统筹协调,在政策、资金、市场对接等方面给予精准支持,推动“校地合作、产教融合”模式走深走实,实现“培育一个品牌、带动一个产业、致富一方百姓”的目标。
党群同心绘“丰”景,孝里沃土生“金穗”
“看着学院带来的技术真真切切落到村里,咱们孝里的小米产业有了奔头,乡亲们增收致富的盼头更足了!”胡林坡村第一书记袁家照在技术手册交接后,笑着对乡亲们说。
未来,孝里街道党工委将紧紧依托新建的“教学实践基地”这一红色枢纽,携手济南市技师学院,并联合山东烹饪协会、银座集团(中央厨房)等单位力量,持续孵化“红色技术推广轻骑兵”、“党员惠农服务小分队”。让袁家照这样“接地气、有作为”的第一书记桥梁更通畅,让科技的种子在孝里的沃土上生根发芽、开花结果。这党建领航、校地携手、四方联动的生动实践,正在孝里街道的广阔天地间,奋力书写着科技兴产、人才助农、乡村振兴的崭新篇章。
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