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清区:探索职责界定新路径 助力机构高效履职

2025-08-04 15:05: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段红娟

  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如网约车、外卖配送、共享经济等,给政府职责界定带来新的挑战。同时,部分传统领域的管理职责也存在模糊地带,如交通信号灯的管理与维护、新兴环保技术的监管等。法律法规和“三定”规定虽为机构履职提供了基本遵循,但难以穷尽所有情形,导致部门间推诿扯皮、履职效率低下等问题时有发生。如何科学界定职责、优化协调机制、提升行政效能?成为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课题。近年来,长清区委编办立足实际,坚持问题导向、过程管理和结果运用相结合,探索出一条职责界定的新路径,为机构高效履职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问题导向,深入研究剖析

  职责界定不清是影响行政效能的重要因素。长清区委编办从现实问题入手,深入调研、精准分析,确保职责划分科学合理。

  梳理新兴领域职责盲区。针对网约车、外卖行业等新业态,传统管理模式难以适应监管需求。例如,网约车涉及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多个部门,外卖配送涉及食品安全、交通秩序、平台经济等交叉领域。区委编办组织专题调研,梳理各部门权责清单,明确牵头部门和配合单位,避免监管空白。通过召开部门协调会、专家论证会等方式,形成职责划分建议,确保新兴行业监管责任落地。

  厘清传统领域模糊地带。在市政管理、公共服务等领域,部分职责长期存在争议。以国省道交通信号灯管理为例,涉及交警、交通、财政等多个主体,日常维护、故障抢修、技术升级等环节易出现推诿。区委编办通过查阅法律法规、对比其他地区做法、征求部门意见,明确由交通部门负责安装与维护工作,交警部门负责设置规划、使用等,财政部门负责资金保障,属地承担配合安装工作,负责巡查和问题上报,形成了清晰的职责分工方案。

  建立动态调整机制。职责界定并非一劳永逸,需随经济社会发展动态优化。长清区委编办建立职责争议快速响应机制,对部门反映的职责不清问题,第一时间介入调研,通过“一事一议”方式明确责任主体。同时,定期评估职责履行情况,对不适应实际工作的分工及时调整,确保机构职能始终与治理需求相匹配。

  聚焦过程管理,强化协调配合

  职责界定涉及多部门、多层级的协作,仅靠文件规定难以完全落实。长清区委编办注重过程管理,通过强化协调配合,推动职责落地见效。

  健全跨部门协作机制。针对职责交叉事项,建立常态化协调机制。例如,在共享单车管理中,由区城管局牵头,联合交通、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成立专项工作组,定期会商解决乱停乱放、违规运营等问题。通过联合执法、信息共享等方式,形成监管合力,避免“九龙治水”现象。

  强化部门与街镇联动。基层治理中,区级部门与街镇职责衔接尤为重要。区委编办推动建立“街乡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赋予街镇统筹协调权。例如,在生活垃圾分类工作中,街镇负责日常宣传督导,城管、环保等部门提供执法支撑,确保问题及时发现、快速处置。同时,通过明晰属地管理和行业监管责任,避免街镇“小马拉大车”或部门“甩锅”现象。

  探索跨区域协同治理。部分职责涉及跨区域协调,如河流治理、大气污染防治等。推动建立跨区域联席会议制度,与相邻地区签订合作协议,明确各方责任。例如,针对跨界河道保洁、应急领域跨区域执法等问题,通过推动协调联动,实现无缝衔接,提升治理效能。

  聚焦结果运用,形成长效机制

  职责界定的最终目标是提升行政效能。长清区委编办注重结果运用,通过系统思维构建长效机制,确保职责划分科学、履职高效。

  完善职责清单动态管理。在现有“三定”规定、权责清单基础上,建立“职责目录+动态调整”模式。对新增或调整事项及时纳入台账管理,对争议事项组织专项论证,确保职责时效性和权威性。同时,将职责履行情况纳入考核,强化日常监督检查,倒逼部门主动作为。

  推行典型案例指导制度。总结职责界定典型案例,形成可复制的经验。例如,将网约车监管、国省道信号灯维护等案例汇编成册,供各部门参考。通过案例分析,明确类似问题的处理原则和分工方法,减少重复争议。

  强化职责精准传导机制。强化职责落实效能,将职责精准传导至各内设机构。根据“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结合内设机构职能定位,进一步细化职责清单,明确内设机构在业务流程、风险防控、执行落地等环节的具体职责,形成“机构担责,全员尽责”的闭环管理。

  职责界定是机构编制工作的重要抓手,也是提升治理效能的关键环节。长清区委编办通过问题导向精准施策、过程管理强化协同、结果运用形成闭环,探索出一条科学高效的职责界定新路径,为构建职责明确、运行高效的政府治理体系提供坚实保障。(通讯员 段红娟)

初审编辑:赵晓丹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