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林》:一名护林员的23年,与一座青山的约定

2025-10-10 14:08:0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玮 赵晓丹

  大众网记者 张玮 赵晓丹 济南报道

  清晨,大峰山林场还笼罩在薄雾中,张传林已推开那扇吱呀作响的木门,肩头洒满晨光。他身着迷彩服,佩戴党徽,带上望远镜、巡山日志和水壶,再次走进这片守护了23年的万亩林海。

  “我叫张传林,是长清区国有大峰山林场的一名护林员,也是一名党员。”这位57岁的老汉语气平静。他的名字,是父亲取的——“传”的不是名字,是护林的本分。父亲也曾是这里的护林员,一辈子没离开过大山。2002年父亲病逝前,只留下一句话:“护林员很苦,干就得干好。”这句话,成了张传林一生的承诺。

  张传林守护的这片林子,总面积达13000亩。每天至少巡逻两次,每次两小时,雷打不动。“这儿的一草一木,我闭着眼都能认。”他边说着,边弯腰拔除杂草中的烟头,顺手扶正歪斜的树苗,每个动作都透着常年巡山积淀的熟稔。

  作为省级森林公园和国家AAA级旅游区,大峰山越是节假日越热闹,且更需要警惕。“巡山防火是天大的事。”张传林总结出“白天看烟,晚上看光”的经验。在游客穿梭的假日,他紧盯每一处异常,“我多走一步,山里就多一份安全”。

  山顶那座简陋的小屋,既是办公室,也是他在山里的“家”。煤炉、旧电视、叠得整齐的被子,构成了全部家当。“以前山里没人,确实孤单。”他回忆,曾养过一只狗陪他巡山,“结果跟了一天,第二天就自己跑回家了。”

  2007年前,吃水要去峰云观挑,冬天还要从山脚挑煤球上山。“条件达不到,什么都得省着用。”最煎熬的是除夕夜,山下烟花鞭炮震天响时,他在山上打着手电巡护,手电光划破沉沉夜色。

  “我对得起这座山,可对不起家里人……”山下家中,妻子徐丽菊常常站在门前,望着山的方向。“我劝过他下山,一家人团圆多好。”徐丽菊说,“可他总说,看好山林,才是真正的团圆。”23年来,这片林区没有发生过一次火灾、一桩盗伐。

  如今的的大峰山,树种达88种,鸟类50余种,药材30余种,泉眼遍布。生态改善也带来了经济效益:七彩山鸡蛋、山核桃、小磨香油、纯野生蜂蜜……这些山货成了宝贝,乡亲们的日子也越过越红火。

  他站在山顶远眺,眼前林海、远山、城市天际线连成一片。这位“中国好人”用脚步丈量着对青山的承诺,身后是满眼的绿,“我今年57了,只要还能走,我就继续守下去。”

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