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亓国明
责任编辑:贺存玲
春日的艾山街道贤女庙村,山野间新绿涌动,连片的酸枣树抽芽吐翠,焕发勃勃生机。在这片曾被荒山丘陵“束缚”的土地上,村民们正抢抓农时,忙碌着为酸枣树嫁接优质品种,用一把剪刀、一根接穗、一捆胶带,续写“小酸枣”变身“致富果”的新篇章。
“野生酸枣抗逆性强,但果小价低;嫁接良种后,不仅可以保持接穗品种的优良性状、早结果,还可以增强枣树的抗逆性,果子能卖上价,荒山才算‘活’了!”贤女庙村技术员老李蹲在地头,摩挲着刚完成嫁接的树苗解释道。
2023年,村里成立盛贤农业种植专业合作社后,通过民主协商盘活140余亩荒山,引进抗病性强、果肉饱满的优质酸枣品种苗4800棵,并培育8万余棵未嫁接砧木。今年春天,村民们将砧木与良种接穗精准嫁接,确保植株兼具抗逆性与丰产性。“嫁接后,亩产预计提升70%。”贤女庙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王之亮信心满满。
山腰的酸枣地中,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正火热进行。为保障嫁接成活率,合作社邀请农技专家进行指导,手把手传授剪砧、削穗、绑扎等技术要点,“切口要平,形成层对准,绑膜松紧得宜……”52岁的村民陈建保学得认真,如今他已升级为“嫁接能手”,“以前靠天吃饭,现在靠技术挣钱!”她擦着汗笑道。合作社通过“以工代训”模式,让40余名村民掌握了剪枝、嫁接、管护全套技能,昔日的“闲山”成了“实训基地”。
嫁接只是第一步。王之亮表示,“酸枣产业产生收益后,我们计划建设酸枣加工车间,开发芽茶、果醋、活性炭等高附加值产品,吸引更多村民参与进来。这样既能让村民的‘钱袋子’鼓起来,也能进一步壮大村集体经济,为推动村民致富增收探索出更广阔的产业新途径。”
春风裹挟着泥土芬芳掠过山岗,新嫁接的酸枣苗在石缝间倔强挺立。贤女庙村的这个春天,不仅承载着村民“家门口致富”的期盼,更演绎着“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生动实践。当酸枣花香漫山时,这座曾寂寂无闻的小山村,将在酸枣产业的带动下,迈向集体增收、生态改善、村民共富的康庄大道。(通讯员 李妍)
初审编辑:亓国明
责任编辑:贺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