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赵晓丹
责任编辑:张帆
4月初,济南高新区金谷小学一年级10班迎来了三位特殊的“新生”——张漠心爸爸、张艺宝妈妈、余炳羿妈妈,他们以“全息视角”开启一天的校园沉浸式体验。从晨光熹微时的激情早读,到暮色初临时的校长恳谈,这场打破教育围墙的行动,通过“角色共生——深度观察——生态共建”的三重进阶,让家校关系从“隔空对话”走向“同频共振”,于教育现场的“双向奔赴”中,呈现出家校协同育人的更多可能。
在课堂里,知识不再是静态的符号,而是通过“教育戏剧”被重新编码:语文课上,“藏”字化身故事课堂;数学课上,小木棒搭建起加法计算的视觉模型;英语字母的书写被分解成“起笔——滑翔——降落”飞行轨迹;体育课的“切西瓜”游戏让大家在快乐地你追我赶中增强体质;就连心理课堂都变成色彩疗愈现场,孩子们用画笔勾勒出守护心灵的“能量小兽”。
家长们发现,孩子们的课堂早已突破单向灌输的边界。“课程设计太用心了!”张漠心爸爸表示。当家长与孩子同步学习活动时,知识从一串串冰冷的符号变成可触摸、可游戏的生命体验。
当家长化身教育“侦探”,校园里那些习以为常的设计开始显现深意:操场上活力四射的《上春山》街舞释放孩子们的运动天性,餐后操场上的“阳光漫步”让孩子们有了珍贵的餐后时光,就连午休结束的《小小少年》合唱,都被设计成提振精气神的“精神闹钟”。
张艺宝妈妈从学校走廊上醒目的“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标语和班级榜样墙上一个个优秀的名字、一幅幅优秀的作品,体察到学校、班级在文化熏染、文化润心上的不懈努力;从课间三件事、上下课礼仪等细节,观察到学校在学生优良习惯行为养成上的积极探索;从整洁的校园、教学活动井井有条地安排衔接,体会到学校在科学管理上的久久为功。
参加活动的家长给孩子们带来“赶走哈克和迪克特别行动”,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我要一口小白牙》的牙齿健康课,让课堂变身科普剧场。“能帮我看看牙吗?”“我来在模型上试试刷牙。”……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和授课者互动,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了受用一生的爱牙、护牙知识。
离校时刻,三位家长背包里装的除了记录本,更有对教育新的理解。这场持续一整个月的双向破壁,或许正在描摹未来教育的理想图景——在那里,家校没有围墙,只有共同守护幼苗的成长绿洲。
初审编辑:赵晓丹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