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十佳”教育者风采录 || 制度为经,人情为纬!解码济南高新区这位校长的办学经纬

2025-06-09 15:28: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刘大帅

  

王希锋,济南高新区汉峪小学教育集团总校长,教育部中小学名校长领航班成员,山东省基础教育评估入库专家,山东省十大教育科研名校长,山东省模范少先队辅导员,高级教师;出版专著《追梦陶行知——小学语文单元整合式轻负高质“自动化”课堂实践研究》等两本,主编《书香润年华》等20余册,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近20篇。

  清晨七点,丰奥嘉园小学门前通道的人脸识别系统悄然启动。王希锋校长习惯性地驻足片刻,凝视着屏幕上每一名孩子被安全交接的记录——这些无声的数据,是他二十一年校长生涯中“依法治校”最坚实的注脚。

  在规范与温情之间,王希锋早已找到平衡之道。当老师们因未按要求教学而收到全校通告时,他们同样会在寒冬腊月里,听见王校长在总结大会上的殷殷叮嘱:“别忘了给父母公婆添件新衣,封个红包。”这份刚柔并济的底色,构成了学校运行机制的深层基石。

  制度生根:规范是成长的基石

  王希锋的办公桌抽屉里,常年放着一套翻旧了的《小学办学规程》《山东省普通中小学办学基本规范》等手册。三百多项政策法规,在他手中并非束之高阁的条文,而是化为学校日常运转的血脉。安全责任重如泰山,当“10周岁以内儿童家校手把手交接”的规定出台后,他力推人脸识别通道系统,实现所有学生进出校有明确的交接记录,并知道由谁接走,为每个孩子进出校门打造了数字化的安全闭环。

  他深谙制度需在实践土壤中才能生长为机制。当作业质量成为痛点,他带领教师团队制定了符合校情的《作业布置与批改制度》,在实践中沉淀为教师无需提醒的习惯;2024年暑假,凝聚集体智慧的《教师工作手册》人手一册,流程、标准、考评一目了然——这些长期执行的制度无声地编织成一张网,托起了汉峪小学教育集团各学校“轻负高质”的办学模式。

  问题导向:流程思维练就从容

  学校管理千头万绪,王希锋却将每一次问题解决都视为干部教师成长的课堂。当新增的人脸识别通道因值班人员协调难而面临运行不畅,他并未简单指派,而是带领干部团队进行了一场目标管理的实战演练:锚定“通道完全开放”的目标,盘活全校人力资源,最终形成值班表。“目标-路径-达成”的闭环思维,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悄然内化为管理骨干的自觉。

  他更将标准流程意识注入教师日常。面对教学中的盲从与无序,他主导汉峪小学教育集团三校形成高效教学运行链:执行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团队教研,确保教学的正确和优化;执行流程标准,确保进度和评价统一;小卷练习,确保练习题的质量;杜绝教辅,倒逼教师真研真教;严控作业,倒逼课堂增效;严控书包,力促作业减负和习惯养成。“以学为中心”的教研实践中,王希锋对课标的烂熟于心、对语文教学脉络的如数家珍,让老师们在困惑争议时有标可依、有路可走,成为集团师生“不焦虑、不凌乱”的定海神针。

  特色绽放:全面沃土育个性之花

  在王希锋眼中,特色并非标新立异,而是在全面发展的厚土上自然生长的花朵。他敏锐捕捉到学校在艺术教育中的独特优势,自2017年起精心开发“人人出彩”课程体系。五十余门年年更新的校本课程如繁星闪烁,国家课程的全面落实为其提供了稳固根基。

  丰奥嘉园小学管乐社团蝉联济南市艺术节一等奖,吕剧社团摘得全国小梅花奖——这些闪亮名片背后,是“全面发展+个性培育”土壤的深厚滋养。

  当学校体育大课间荣获山东省一等奖时,王希锋果断将其转化为推动“以体育人”的支点。学校成功入选高新区首批足球特色校,承办市级体育教学成果展示会,600人团体绳操在区运会上震撼全场。当孩子们黝黑的皮肤、强健的体魄和眼中因运动而生的光芒成为常态,“以体育人”便从理念真正落入了生命的深处。

  二十一年风雨兼程,王希锋始终恪守“做校长该做的事”这一朴素信条。他深悟教育的使命不在喧嚣的口号,而在于以制度经纬编织安全运行的网络,用流程思维破解复杂管理的迷局,最终在全面发展的沃土上,让每一朵个性之花都能从容绽放。当规范内化为习惯,当制度流淌着温度,教育的从容境界便自然抵达——这或许正是王希锋以半生光阴,在校园里写下的最深刻注解。

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