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解读|2025年,槐荫区将这样做

2025-01-08 13:27:00 来源:  作者: 岳璋

  地区生产总值预期增长5.7%,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2025年1月8日,槐荫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上,槐荫区区长刘敬涛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其中提到,2025年,槐荫区将高水平打造“齐鲁门户,医养之都”,扎实开展“抓项目强产业提质创优年”活动,实施“十大提质创优行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的槐荫生动实践。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结合发展实际,2025年槐荫区经济社会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5%,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3%,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固定资产投资增长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3.5%,实际使用外资4500万美元,新增城镇就业1.95万人,全面完成能耗强度降低任务。

  扩大有效投资,打造高质量发展新增长极

  2025年,槐荫区将着力抢抓两重两新、专项债券等政策机遇,超前谋划布局一批含金量高、含新量足、含绿量多的优质项目。

  年内新谋划储备优质项目不少于100个,争取政策性资金额度50亿元以上,形成项目梯次储备、滚动开工的良好局面。

  同时,槐荫区将加大项目招引力度,依托济南国际医学中心、槐荫经济开发区、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等优势平台,策划招引“批优质项目,目标全年签约引进过亿元项目 30个以上。

  此外,槐荫区将着力推动项目建设加速启航,统筹推进总投资3017 亿元的 216个重点项目。抓紧抓实万达广场、万融云城等 114个续建项目建设,全力推进省第二人民医院门诊病房综合楼等52个新建项目开工,聚力攻坚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50个储备项目落地,合力护航精准侯学产业创新中心等对业项目年内竣工投产。

  提振消费市场,释放发展新潜能

  2025年,槐荫区将着力打好提振消费“组合拳”,持续打造“经十西路汽车产业带”,引入优质汽车品牌5家以上、常态化开展“约惠槐荫”系列促消费活动,着力提振大宗消费、绿色消费、家居消费,培育新的消费增长点。支持华联、和谐、西客站等重点商圈提档升级,推动龙湖西城天街、复利广场等商业综合体尽快开业,加快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不断提消费“西”引力。

  同时,槐荫区将积极培优消费供给新业态,促消费和惠民生相结合,创新多元消费场景,丰富消费市场供给。大力发展首发经济、夜间经济、银发经济和青年消费。鼓励大型商超发展娱乐餐饮、直播销售、网红打卡、展览展示等新盛融合消费业态,培育壮大跨境电商、体青电竞、医疗美容等么体验式、沉浸式消费,以创新场景提升消费体验,以多元服务激发消费活力。

  此外,槐荫将不断壮大流量经济,服务保障亚洲餐饮展、中国茶叶壮大流量经济“生态圈”博览会等重点展会以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2025音乐剧盛典等演艺活动,加快推进商文旅展“流量型”消费融合发展。持续打造“这里最槐荫”文旅品牌,进一步完善“中央文化区”生态链,拓展“京沪文旅+”朋友圈。深化落实“会展+”联动战略,全力保障会展中心二期配套建设、京沪会展服务大厦楼宇经济提升,促进会展经济全产业链协同发展。不断优化“会议酒店联盟”商业运作模式,预期支持承接各类学术会议500场以上。

  发展新质生产力,加速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新的一年,槐荫区气象新,科技更新。据介绍,槐荫区将支持天岳先进争创全国重点实验室,支持微生态生物医学省实验室等高能级平台提升创新能力,加力取得一批科技成果。深化校地企、产学研共建共享,加快共建大学科技园。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山东科创(槐荫)基地、京沪科削大厦等双创基地的示范作用,持续完善高新技术企业培育机制,新培育高新技术企业20家以上。

  同时,槐荫区将继续推动医养健康产业蓬勃发展。全力争取将支持医学中心建设发展纳入国家规划政策体系;瞄准高端医疗服务、高端医疗器械、新一代生物技术、数字医疗四大产业方向,依托医疗硅谷、精准3安学产业园、海凭医疗器械产业园等载体(加快产业导入和项目招引,全年新签约落地优质项目30.个以上。

  推动先进材料产业能级提升。加快推进天岳先进扩产能等重入,凌持力冠微电子、晶芯半导体等企业增产扩能。放大集成电路子基金、开发区“基金联盟”等创投资源优势。深耕碳化硅、氮化镓等半导体材料延链补链,大力招引上下游配套企业,定向储备优质项目20个以上,打造行业领关的第三代半导体产业集群。

  此外,槐荫区还将推动智能制造产业固链强链。深化产业链资源整合、数字化转型,加快推进二机床数控产品产能提升。注重招引培育智能制造配套企业,储备优质项目10个以上。实施创新型企业梯度培育计划,新培育独角兽、瞪羚、专精特新等企业50家以上。盘活利用低效闲置资源,全力推进槐荫数控管能设备产业园、工业母机产业园等载体建设,形成槐荫经济并发区“南北两翼”协同发展新格局。

  推动现代服务业提质增效。做大做强济南西站枢纽经济商务区,依托京沪总部经济产业基地等9座“京沪系”楼宇、20个特色产业园区,加快集聚高端商务、数字经济、网络视听、文化产业等经济业态,推动服务业多元融合发展。积极培育现代金融、现代物流等支撑产业,增强产业链辐射带动能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高端化升级、生活性服务业品质化提升。

  全面深化改革,增强发展动力活力

  新的一年,槐荫区将着力加快国有企业能级提升,推动区城投集团向“产业竞争有力、资本送维精明、内在活力充沛、健康稳健运行”的综合型产投平台特型。深化农村“三变”改革,加强农村“三资”教字化管理,推动年收入50万元以上村占比持续提升。

  擦亮宜商槐荫品牌。推进惠企政策“直达快享”,开展“访企问需、访企问效”走访活动,畅通企业诉求反馈“直通车”强化政企协同,建设济南国际医学中心宜商服务平台。优化“槐小花”“企业大事一体办”等特色服务,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提质增效,营造四季不断人进悦远来的一流宜商环境。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山东首家“信用茶城”引领带动作用,培育更多“信用+”应用场景,着力优化诚信投资消费环境。

  持续激发人才活力。开展“行走槐荫·助企引才”系列活,搭建政府、企业、人才对接服务平台,精准引进行业紧缺入才。强化博士后工作站管理服务,引导高端人才深度参与企业技术难题攻关,科研成果转化。依托青创齐鲁大厦、“一院四馆”等载体、深入推进青年发展友好型城区建设,完善青年教育、就业、住房等全链条服务。

  以推进数字槐荫建设。抢抓数字技术变革机遇,完善“1+4+N”数字槐荫建设推进工作体系,加快数字机关、数字政府、数字经济、数字社会建设。优化槐荫区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助力政府治理效能提升,实现“一屏观全局,一网知槐荫”。促进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谷,加快制造业智改数转,赋能新型工业化建设。提升社会治理智慧化水平,全区智慧社区达到40家。

  改善城乡面貌,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提速城市有机更新。加快省立医院南片区、福音里等城市更新进度,谋划启动儿童医院东片区、南片区和御景城北片区等城市更新项目,全力推动医学中心片区城中村安置房建设。进一步拓宽融资渠道,吸引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开发建设与产业运营,有序推进土地熟化、土地出社、规划建设。服务保障京台高速、轨道交通、腊山河西路北延等工程,完成腊山河西路南延道路建设加快完善通达四方、连接内外的路网体系。

  提标城市精细治理。践行“为人民管理城市”理念,注重精细化管理,持续开展垃圾分类、城市道路和城市家具保洁、支路街巷整治等专项行动。抓好城市主要干道、重要场所、关键节点、河湖周边环境整治提升,实施腊山河、兴济河美丽幸福示河湖建设。新建共建公园游园7处、绿道6公里、创意微景观10处,有机串联公园、山体等城市绿色空间,为群众提供更多全民乐享生态良好、价值多元的游憩场所。

  提质乡村全面振兴。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和粮食安全责任制,保持粮食播种面积和产量稳定增长。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品牌化培育,擦亮“槐乡厚礼”区域品牌,做强“槐荫四宝”“黄河五珍”等特色产业。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收官战”,打造“河创田园”发村振兴样板,推动沿黄村庄连片发展。推进农村移风易俗么倡导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巩道脱贫攻坚成果,完成省内帮扶协作、东西部协作任务。

  保障和改善民生,提高居民“幸福指数”

  全力落实就业优先战略。实施重点群体就业护航行动,落实高校毕业生“启航扬帆”计划,做好特色招聘、职业指导、培训见习等就业服务。深化就业困难群体帮扶,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实施创业带动就业引领行动,探索建立“创业培训+政策扶持+创业指导+创业孵化”全链条帮扶创业机制,办好槐荫区创业大赛,推荐申报一批省、市级创业孵化基地。

  全力办好人民满意教育。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深化集团化办学改革,实施教学改革攻坚行动、三级教研提质行动、高质量成果转化行动。持续扩增教育资源,新建君悦首府幼儿园等5处教育设施,新增学位 1710个。建设区劳动教育研学基地,打造一批劳动教育优质课程资源。依托区青少年科学院,鲁少年科学教育中心,探索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模式,让槐荫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更高品质的教育。

  全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推进城乡社会救标准一体化,抓好医疗保险参保扩面提质,不断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贫致贫长效机制。持续完善居家社区机构相协调、医养康养相结合的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深化“互联网+养老”模式,新建4家养老服务机构、1处银发经济综合体。大力构建多元普惠的托育体系,新建2家托幼一体机构,支持更多用人单位、社区等实施嵌入式办托。推进“健康槐荫”行动,提升改造20 家村卫生室,推动槐荫人民医院实现创新高质量发展。优化提升3处体育主题公园,打造群众身边的“十分钟健身圈”。深化“槐漾非遗”“槐荫四季”品牌建设,做好文化惠民文章,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

初审编辑:刘大帅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