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
在城市钢筋水泥的脉络中,小区是承载烟火人情的细胞单元。而物业经理,这个看似平凡的岗位,恰如维系细胞活力的“管家”,默默守护着千家万户的安宁与温度。韩传磊——在中大槐树街道裕北社区鑫苑城市之家服务已有四年的物业经理,正是这样一位于细微处发光、在琐碎中坚守的基层服务者。他的故事,如同一首用脚步丈量、用汗水浇灌、用真心谱写的服务之歌。

深夜抢修:责任是永不掉线的守护
一个寒风刺骨的冬夜,凌晨两点,韩传磊床头的应急电话骤然响起——小区地下水管爆裂,水势汹涌,十几户低层居民家中即将遭殃。他瞬间清醒,一边电话指挥值班人员关闭总阀,一边抓起外套冲入夜色。赶到现场时,积水已没过脚踝。他没有站在一旁发号施令,而是第一个蹚进刺骨的冷水,与维修工一同排查漏点、搬运沙袋封堵水流。
低温中,他的发梢结出冰碴,外套浸透泥水,手上的动作却始终未停。安抚居民、调度物资、组织清理……直到晨曦微露,漏点修复、现场恢复整洁,他才在办公室沙发上和衣小憩两小时,又继续投入新一天的工作。他常说:“业主把家交给我们,守夜就是我们的本职。”韩传磊的手机从不静音,因为他深知:那通深夜来电,是信任,更是责任。

“小事”治理:耐心是温润如玉的智慧
物业工作的主战场,往往藏于邻里间的“鸡毛蒜皮”。孩子跑跳声扰邻、车位被占、楼道堆放杂物……这些小事若处理不当,便会发酵成矛盾。韩传磊自有一套工作心法:倾听在前,沟通在中,化解在后。一次,两户人家因空调外机安装位置争执不下,险些动手。
韩传磊未机械照搬规章,而是连续三晚登门拜访,耐心聆听各方诉求,最终提出微调方案,亲自协调施工,既解决了通风噪音问题,也保全了邻里情面。事后,两家人携手送来锦旗。他明白:真正解决问题,要靠将心比心。制度是刚性的,但服务要有弹性。

温情延伸:服务是主动多走一步
真正的服务,常超越职责文本的边界。韩传磊心中有一本“特殊关怀台账”,清晰记录着小区独居老人的情况。谁腿脚不便,他便叮嘱保洁顺手帮忙丢垃圾;谁身体欠佳,他定期上门探视,留下个人电话。八十多岁的李奶奶独居,子女远在外地。某日,韩传磊发现她家门口的报纸两日未取,敲门也无回应,当即联系家属并紧急开门,发现老人晕倒在卫生间。因抢救及时,李奶奶转危为安。此后,他推动成立“夕阳红关爱联盟”,组织志愿者与独居老人结对帮扶。这份主动向前一步的担当,让物业服务从“管理”升华为“陪伴”。
四年来,小区草木更葱茏,设施渐更新,住户来来往往,而韩传磊始终坚守。办公室墙上锦旗无声,但他更珍视的,是孩子喊他“韩叔叔”、老人拉他聊家常的信任。他将匠心倾注于服务细节,将温情融入了社区肌理。

韩传磊,是无数基层服务者的缩影。他们未必站在聚光灯下,却始终以平凡身躯托起日常安稳。于细微处见真章,在坚守中显担当——这,正是基层服务最质朴而动人的力量。
初审编辑:张玮
责任编辑: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