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龙池

2024-05-23 14:09: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颖男

  卧龙池,古称“龙居泉”,名列金《名泉碑》,分里、外卧龙池,因处于形似卧龙的山梁(长城岭)里、外两侧而得名,分别位于南部山区柳埠街道里卧龙池和外卧龙池村。2005年《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附件一《济南市名泉名录》分记为“龙居泉”和“卧龙池”两泉。遂有今龙居泉和卧龙池之分。

卧龙池景观

  明晏璧《七十二泉诗》著录。诗曰:“东望扶桑海岱连,澄潭月冷水涓涓。钓竿一拂珊瑚树,惊起潭心龙夜眠。”清代诗人张善恒作《龙居泉》诗:“历乱苔花浓,稳护蛟宫寂。有时细雨来,误说龙涎滴。”明《齐乘》称龙居泉在“长城岭西”。清道光《济南府志》载:“龙居泉在长城岭下。”民国《历城县乡土调查录》则较具体地称“龙居泉在长城岭西北,茶臼河上流”。

卧龙池出水口

  卧龙泉在里卧龙池村南侧,长城岭脚下。地理环境岩石多为质地坚硬的花岗岩(火成岩)、花岗质片麻岩(变质岩),表层有少量沉积岩,是花岗岩山体。受地壳运动作用存在多处断裂和大量各种节理,花岗岩山体表面风化裂隙发育,加之山上植被茂盛,雨季能涵养大量水源,降水入渗后储于断层和裂隙中,因深处裂而无隙,入渗水随山坡重力方向向下流动,在长城岭西北侧的石滹中流出,经暗溪流入卧龙池,之后沿山溪入茶臼河。雨季泉水旺盛形成三叠瀑布,十分壮观。为保护泉池打造景观,村委会在卧龙池前修建方型水池,并在其上建竹木结构的水榭,供人们休闲观赏泉水。又在方池下方安装一龙首,泉水自龙首口中流出,入葫芦形浅水池,之后流入茶臼河。凉亭一侧立“卧龙池”石刻一通。泉池前建有休闲小广场,广场东有石碾一盘,北有一棵大柳树,西侧便是茶臼河源头。泉、池、榭、溪、石刻、树融为一体,可谓泉水保护景观打造之典范。龙居泉,平时细流涓涓,雨季开泉,腾突喷涌,是锦阳川源头之一。

  里卧龙池,位于卧龙泉下自然池形,面积亩余。外卧龙池距离里卧龙池1公里,在外卧龙池村南侧,亦为自然池形,面积较大,有农业灌溉之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李颖男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