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部山区:三维发力赋能理论宣讲工作提质增效

2024-11-29 17:35: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颖男

  理论宣讲是理论武装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播党的声音的有效途径。今年以来,南部山区持续擦亮“声动南山”理论宣讲品牌,从队伍培育、宣讲内容、阵地建设方面“三维发力”,着力构建高质量宣讲格局,将政策理论、主流思想“精准滴灌”在群众心坎中,奏响理论宣讲在基层“最强音”。

  打造多元宣讲队伍 构建大宣讲格局

  组建高素质、专业化的宣讲队伍。南部山区通过打造“声动南山”宣讲品牌,构建管委会、街办、村三级宣讲矩阵,从多个领域、多种渠道吸纳人才,包括领导干部、理论专家、党校教师、基层党员干部以及先进模范、优秀志愿者等,构建起多层次、多元化的宣讲团队,形成“1+5+N”立体化宣讲体系,推动宣讲课堂走进街头巷尾。

南部山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党明虎到柳埠街道宣讲

  打造特色宣讲团队。南部山区引导各办局、各部门成立本领域特色宣讲团,在乡村振兴、政务服务、双拥创建、政策答疑、应急科普等方面开展全方位宣讲,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宣讲接地气、沾土气,打通理论宣讲“最后一公里”。仲宫街道的“小马扎初心讲堂”将传统宣讲学习“搬出”会议室、报告厅,在红色遗址、田间地头举办宣讲,由老党员、道德模范、机关干部、志愿者等人员组成宣讲团,持之以恒推进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政务服务中心的“蓝马甲”宣讲队伍推出民生服务直通车上门宣讲模式,为村民讲解“高效办成一件事”的基本流程,确保居民群众对各自关心的办事流程理解到位;综合保障中心的“红马扎课堂”依托南部山区红色思政教育基地,组织退伍老兵、老党员、老干部宣讲红色故事,让“双拥”宣传入脑入心。

仲宫街道“小马扎初心讲堂”在田间地头宣讲

  创新宣讲形式 丰富宣讲内容

  “冬剪在果树栽培上有什么好处,哪位老师知道?”

  “冬剪能让果树的树形和枝条分布更合理,提高果品品质、减少病虫害发生……”

  农业技术专家宣讲员用亲切的家乡话和果农们互动,以唠家常的方式,就果农普遍关心的果树施肥、果树修剪、老果树品种改良等苹果种植、管理难题进行详细讲解。

西营街道开展农业技术知识宣讲

  为满足不同受众的需求,增强宣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南部山区在宣讲形式与内容上不断推陈出新。在形式上,打破传统单一的 “台上讲、台下听” 模式,采用多种形式相结合。一是开展互动式宣讲,设置提问环节、小组讨论环节,鼓励听众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引导村民展开热烈讨论,然后再结合实际案例和政策进行深入分析,让村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乡村振兴的内涵与路径。二是举办文艺演出式宣讲,将宣讲内容融入到歌曲、舞蹈、小品、相声等文艺节目中,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文艺形式呈现出来,让观众在欣赏文艺表演的同时,潜移默化地接受思想教育。

  在内容上,紧密结合时代热点和群众关心的实际问题。一方面,及时跟进党的最新理论成果和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广大群众及时了解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定期开展法治宣讲,普及法律知识,为村民点亮法治“明灯”。另一方面,宣讲贴近群众生产生活,如人居环境、安全生产、森林防火、移风易俗、农业技术等,以实际案例为切口,多个角度进行分析讲解。

  延伸宣讲触角 构建全方位宣讲网络

  为扩大宣讲的覆盖面和影响力,构建全方位、多层次的宣讲网络,将宣讲工作延伸到基层的各个角落,南部山区建立基层宣讲站点,充分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农家书屋、活动广场等阵地作用,精准对接基层需求和群众关心关注的身边事,围绕理论政策、基层治理、民生服务等内容,开展“普法宣讲”“反诈宣讲”“文明交通宣讲”“森林防火宣讲”“矛盾调解宣讲”等活动,讲好解决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惠民利民措施,增强广大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锦绣川退役军人服务站志愿者向村民讲述后沟村红色故事

  此外,南部山区整合各方资源,形成宣讲合力,各街办各单位与公安、消防、交警、银行、企业、学校、社会组织等建立紧密联系,互为宣讲阵地,联合开展宣讲活动。组织开展 “思政课进课堂” 活动,邀请专家学者、先进模范人物走进校园,为学生们讲述红色故事、先进事迹,弘扬正能量;与社会组织合作开展公益宣讲活动,传递社会关爱;开展安全、应急、反诈、反对校园暴力、普法等方面宣讲,推进宣讲数量质量同步提升。

高而退役军人服务站组织老党员在泰历县抗日民主政府成立旧址组织开展“红马扎课堂”宣讲活动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