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市南山人民医院:如何科学选用轮椅?

2025-05-13 11:54: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颖男

  轮椅不仅是行动不便者的代步工具,更是康复治疗中不可或缺的辅助器具。合适的轮椅能提升患者生活质量、预防并发症,更是重建独立生活能力的关键纽带,而错误选择则可能加重损伤。济南市南山人民医院将详细讲解轮椅的选用,预防患者因轮椅选择不当导致压疮、肌肉萎缩或二次损伤,帮助患者及家属避开“凑合买、随便用”的认知误区。

  座位宽度

  测量坐下时两臀间或两股之间的距离,再加5cm,即坐下后两边各有2.5cm的空隙。座位太窄,上下轮椅比较困难,臀部及大腿组织受到压迫;座位太宽,不易坐稳,操纵轮椅不方便,双上肢易疲劳,进出大门也有困难。

  座位长度

  测量坐下时后臀部至小腿腓肠肌之间的水平距离,将测量结果减6.5cm。座位太短,体重主要落在坐骨上,局部易受压过多;座位太长会压迫眶窝部,影响局部血液循环,并易刺激该部皮肤,对大腿特短或髋膝屈曲挛缩的患者,则使用短座位较好。

  座位高度

  测量坐下时足跟(或鞋跟)至腘窝的距离,再加4cm,在放置脚踏板时,板面至少离地5cm,座位太高,轮椅不能入桌旁;座位太低,坐骨承受重量过大。

  座垫

  为了舒适和防止压疮,座上应放座垫,可用泡沫橡胶(5~10cm厚)或凝胶垫子。

  靠背

  靠背越高,越稳定,靠背越低,上身及上肢的活动范围就越大。低靠背:测量座面至腋窝的距离(一臂或两臂向前平伸),将此结果减10cm。高靠背:测量座面至肩部或后枕部的实际高度。

  扶手

  坐下时,上臂垂直,前臂平放于扶手上,测量椅面至前臂下缘的高度,加2.5cm。适当的扶手高度有助于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和平衡,并可使上肢放置在舒适的位置上。扶手太高,上臂被迫上拾,易感疲劳。扶手太低,则需要上身前倾才能维持平衡,不仅容易疲劳,也可能影响呼吸。

  轮椅的适配是康复医学中“个性化医疗”的缩影。只有结合医学评估、人体工学和患者需求,才能让轮椅真正成为延长患者行动自由的辅助工具。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