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
大众网记者 孟彤晖 济南报道
近年来,济阳区仁风镇充分挖掘本地丰富的红色教育资源,以红色文化为引领,将红色基因融入乡村振兴的“血脉”之中。通过打造红色教育阵地、创新红色教育形式、深化红色教育内涵等一系列有力举措,让红色资源“活”起来、“热”起来,为乡村振兴注入强大动力。
深挖资源筑根基,构建红色教育新阵地
仁风镇拥有众多珍贵的红色历史遗迹,八路军鲁北大捷的英勇事迹、杨忠县旧址承载的革命精神、陈罗战斗遗址见证的烽火岁月,都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镇政府高度重视红色资源的保护与利用,积极打造“鏖战黄河边 信仰弥且坚——八路军鲁北大捷与杨忠县旧址红色教育展厅”。展厅内,通过大量的历史图片、珍贵的文物展品、逼真的场景复原以及生动的多媒体展示,全方位、多角度地呈现了八路军在鲁北地区英勇抗击日寇的光辉历程以及杨忠县在革命斗争中的重要贡献。同时,对陈罗战斗遗址进行了保护性修缮,设置了纪念碑,让参观者能够身临其境地感受革命先辈们的英勇无畏和坚定信念。
为了更好地发挥红色教育阵地的作用,仁风镇还组建了一支专业的讲解队伍,他们经过系统的培训,能够生动、准确地讲述红色故事,为前来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群众和学生提供优质的讲解服务。
创新形式强活力,打造红色教育新体验
为让红色教育“活起来”“深下去”,仁风镇不断创新形式、丰富载体,推出一系列红色教育活动。
开展“红色故事进万家”活动,组织红色文化宣讲团深入村庄、学校、企业,通过举办讲座、报告会、故事会等形式,讲述仁风镇的红色历史和英雄事迹,让红色文化走进千家万户。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制作红色文化短视频,通过新媒体平台进行广泛传播,扩大红色文化的影响力和覆盖面。
结合重要纪念日和节日,举办红色主题文化活动。在清明节期间,组织党员干部到八路军鲁北大捷与杨忠县旧址红色教育展厅参观学习,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基因;在八一建军节期间,举办红色文艺演出,通过歌曲、舞蹈等形式,展现革命先辈们的奋斗精神和爱国情怀,激发广大群众的爱国热情和奋斗精神。
红色研学线路的开发更让资源“动”起来。仁风镇将红色教育展厅、陈罗战斗遗址与当地的自然风光、民俗文化等资源相结合,推出了“红色+生态”“红色+民俗”等特色研学旅游产品,吸引游客在研学中感悟历史、体验乡土风情,让红色旅游成为新风尚。
融合发展促振兴,激发乡村发展新动能
仁风镇将红色教育与乡村振兴紧密结合,充分发挥红色文化的引领作用,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全面振兴。
基层党组织的“红色堡垒”作用愈发凸显。通过开展红色主题党日活动,党员党性修养不断提升,党组织凝聚力、战斗力持续增强。在党建引领下,干部群众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让红色精神转化为推动乡村振兴的实际行动。
红色旅游带动产业增收。红色研学游吸引了大量游客到来,直接激活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村民种植的富硒西瓜等特色农产品,借助红色旅游渠道走向更广阔的市场,实现农旅融合“齐增收”,让农民的钱袋子鼓起来。
红色引领推动乡村焕新。依托红色旅游开发,村庄环境整治持续发力,道路干净了、庭院美化了,美丽宜居乡村的图景逐渐清晰;红色遗迹周边的生态保护同步推进,实现了“红色文化+绿色生态”的和谐共生。
从红色阵地的筑牢到教育形式的创新,从文化传播到产业融合,仁风镇用红色引擎驱动乡村振兴“加速跑”。未来,仁风镇将继续深挖红色底蕴,让更多红色资源转化为发展优势,让红色基因正成为这片土地上最动人的振兴密码。
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