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周扬亮
责任编辑:贺存玲
“嗡嗡嗡……”近日,走进口镇街道申陈村秸秆储备点,一条传送带正将秸秆从库房里运到空地,经过几天的晾晒,这批秸秆将被运往附近的发电站,成为带动工厂机器运转的绿色能源。
“我们与牛泉镇的山东阳光电力达成合作,现在每天能运出4-5吨的干秸秆,去除运输费和人工费,每天收入能有200多元。”村党支部书记申立波对记者说。
从去年10月份玉米集中收割开始,申陈村通过农机专业合作社,派人专门清运申陈、康陈、雪陈、刘陈等周边8个村的玉米秸秆。此前,为方便清运,口镇街道党委政府通过积极引导,种粮户已自觉将秸秆堆放在路边。目前这8个村8成左右的秸秆已被回收,足足有6000多吨,完全晾晒后秸秆约2000吨,将全部运往发电站。
“除了发电,我们还探索出了青储、黄储,以及混合牛粪堆肥的方式,多渠道处理玉米秸秆,不仅做到循环利用,还将进一步降低种地成本,优化土壤肥力,提升农作物品质。”申立波说。
口镇街道牢牢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围绕“生态立区、创新强区”,着力解决一批乡村振兴当中难点、痛点和堵点问题,下真功夫、做真调研,不断摸索,反复试验,深入推进秸秆处理循环生态利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把推进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落到实处,切切实实转化为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看得见、摸得着的成果。(通讯员 时晔然)
初审编辑:周扬亮
责任编辑:贺存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