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野街道:种植草药富一方,合作社里绘振兴

2025-07-16 21:47: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王艳

  “大娘,这么早,你坐车干啥去了”?“跟着合作社种的柴胡,丹参卖了不少钱,我趁凉快上集买了点水果和肉,这药材这么挣钱,今年我可得接着种!”。近年来,自从莱芜区雪野街道北栾宫村成立党支部领办合作社,这样的对话时常在村里响起,村民脸上洋溢着笑意,藏不住日子越过越红火的喜悦。

  北栾宫村村域面积广阔,过去主打的传统作物收成微薄,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村里只剩老人守着空荡荡的院落,发展亟需新动能。2022年村“两委”在乡村振兴的时代号角下,把“让土地生金,让农民增收”作为他们探索的核心课题。中草药种植因其契合自然生态,市场需求旺盛,逐渐成为特色产业的“新引擎”,北栾宫村两委顺势而为,成立了党支部领办合作社“兴旺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带领村民一步步鼓起了腰包。乡村振兴战略在这里稳步推进,更多发展新招正陆续落地。

  选准“良药”,铺就特色产业路

  北栾宫村立足本地气候与土壤条件,因地制宜选择合适品种,书记魏常礼敲定丹参、柴胡等本土药材作为主培品种,为减轻村民负担,鼓励村民参与种植,合作社免费发放2000斤丹参苗,200斤柴胡种子。2025年初又免费发放一万颗金银花树苗。

  为拓宽发展路径,村“两委”多方奔走,与中科中草药种植公司签订订单种植合同,从2024年开始共流转土地120余亩,并按客商要求种植药材,2025年全部种植金丝皇菊。

  为引领示范带动村民种植,合作社回收部分土地,在村东坡种植20亩的丹参,10亩的金银花。2025年又在村西流转10余亩土地实验种植徐长卿。围绕中药药材道地性特点,合作社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社一特”的种植格局,为后续的品牌化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抱团发展,筑牢品质防火墙

  单打独斗的种植模式往往面临技术不足,标准不一,抗风险能力弱等问题。合作社把分散的农户拧成一股绳。推行统一品种,统一技术,统一管理的标准化生产,聘请种植专家,从播种施肥到病虫害防治,提供全程技术培训和指导,保证了产量。集中采购种子,化肥,降低单个农户的种植成本。利用合作社的集体力量,修建滴灌设施,租赁大型农机,提升种植的机械化,智能化水平。面对自然灾害,或者市场价格波动,合作社采用统一投保,协商议价等方式,为村民平摊风险,稳稳护住村民的收入。

  延伸产销,激活增收产业链

  中草药种植效益既要种得好,更要卖得好,北栾宫村合作社不满足于单纯的原料出售,正在积极探索延伸产业链,计划2025年下半年建设中草药加工厂,初加工提升中草药价值,同时积极发挥集体优势,主动对接药材收购商与中药材企业,签订购销合同,形成“合作社+企业+农户”的订单模式。让村民种的放心,卖的安心。

  “咱这里土壤偏沙性,昼夜温差大,种丹参,柴胡,徐长卿再合适不过”村民杨福春算起了明细账“以前种麦子,玉米一亩地忙活一年,纯利也就1000多块钱,现在跟着合作社种草药,合作社统一购苗,又给提供技术,又联系客商保底收购,一亩地最少能赚三四千块钱,要是种徐长卿甚至能到1万元”。

  合作社的成立给村民吃了一颗定心丸,成了村民致富的支点。如今的北栾宫村,满山满坡种满了中草药郁郁葱葱,连闲置的屋顶都成了种植丹参柴胡的“空中花园”。北栾宫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正以抱团发展的力量,在田野间播撒下致富的种子,绘就出一副“产业兴,百姓富,乡村美”的生动画卷。(通讯员 王艳)

初审编辑:周扬亮

责任编辑:贺存玲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