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好人 | 泥土塑魂·匠心传承——李其仁

2025-04-02 18:11:3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颖男

  在泉城济南,75岁的李其仁老师以指尖匠心传承红色记忆,用质朴情怀浇筑精神丰碑。作为退役军人、老党员,他将泥巴化作历史载体,十余年创作百余件革命主题泥塑,组建志愿团队开展沉浸式宣讲,带领青少年演绎红色经典,用艺术与热忱架起跨越时空的信仰之桥,让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捏”故事,重现历史场景

  “一块泥,承载千年的温度;一双手,捏出信仰的形状。他是泥土的诗人,是红色故事的讲述者”。李其仁拥有17年军旅生涯,1986年转入地方工作,2005年退休后,他充分发挥自幼爱好泥塑创作的优势特长,以不同时期的历史事件、战斗英雄、先模人物为原型,精心创作了泥塑故事200多个,其中有王二小、江姐、雷锋等英雄人物300余人,还有红军长征、反腐倡廉、少年儿童故事等作品。他塑造的人物逼真神肖,构筑的细节斑斓夺目,故事场景让人如临其境,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文化熏陶、汲取精神力量。

  “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

  作为红色文化的传承者,李其仁创新宣讲形式,通过“泥塑+故事”的互动形式,向青少年讲述革命年代的英雄事迹,提出“用党的光辉历史浇灌孩子们的心灵”,通过这些故事让受众懂得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为了充实宣讲队伍,汇聚志愿力量,李其仁组建了“红色火炬”宣讲团,来自军区家属院的退役军人20余人积极参与,宣讲队带着弹壳、军功章等老物件走进社区,一起讲述红色故事。今年以来已组织开展“红色先锋志愿同行”“赓续红色血脉传承红色文化”等爱国主义教育主题活动6场,累计服务200人次,受到辖区群众特别是学校师生一致好评。

  李其仁深谙红色传承需代际接力,继而面向青少年开设“红苗训练营”,通过“听老兵讲故事+跟李爷爷学泥塑+自主创作解说词”三步培育模式,培养了佩戴红领巾的“星火解说员”宣讲队。16名“星火解说员”能够详细解说红色文化和革命历史,目前累计宣讲服务100余人次。

  “演”故事,感悟红色精神

  李其仁打造“红色教育四部曲”——观红色影片、诵经典台词、演革命短剧、塑英雄形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或化身泸定桥突击队员高呼冲锋,或扮演小兵张嘎智斗敌寇,这种“身临其境+动手实践”的模式,让红色基因在1500余名少年手中“活起来”“传下去”。当七旬老兵与十岁孩童同台演绎《闪闪的红星》,红色血脉便在泥塑的裂纹与红领巾的飘扬间完成千年古城的精神续写。

  “薪火相传,生生不息”。李其仁以“捏、讲、演”三维叙事构建沉浸式红色课堂,将革命文化基因转化为可触可感的艺术实践。这种具身化的传承路径不仅使泥塑技艺在创造性转化中永葆生机,更通过“家校社”联动的文化共建机制,让红色薪火在社区土壤中扎根生长,书写文化社区建设的创新答卷,构筑起传统文化赓续与新时代文明实践的创新范式。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