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
大众网记者 孟彤晖 济南报道
为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丰富活跃城乡节日文化生活,2月11日(正月十四)上午9:00,第四十二届商河鼓子秧歌汇演活动将在全民健身中心举办。来自春晖实验学校、贾庄镇中心小学、第三实验小学及12个镇街的鼓子秧歌队将齐聚一堂,为全县人民献上一场精彩绝伦的文化盛宴。
商河鼓子秧歌,得海岱之灵气,扬黄河之神韵,世代传承,源远流长。清代文学家吴锡麟在《新年杂咏抄》中就有关于商河鼓子秧歌盛况的描写:“秧歌,南宋灯宵之村田乐也。所扮有耍和尚、耍公子、打花鼓、拉花姊、田公、渔婆、装态货郎、杂沓灯术,以博观者之笑。” 商河鼓子秧歌孕育于春秋战国,始于秦汉,成于唐宋,兴于明清。列“山东三大秧歌”之首,入选了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经过世世代代传承发展到今天,锤炼出军事化的组织形式、变幻莫测的舞蹈阵式、粗犷豪放的将士风格、无往不胜的英雄气概。
一支完整的鼓子秧歌队,演员包含“伞、鼓、棒、花、丑”五种角色。“花”,是秧歌队里的女性角色,有地花和跷花之分,手持扇、巾、绢花,女性柔美与男性刚健相得益彰。“广场阡陌舒广袖,凌波仙子当风舞”,鼓子秧歌五种角色,亦刚亦柔、亦庄亦谐,动如脱兔,静若处子,别有一番风韵。
秧歌表演的基本特征是“跑”,整个演出场地像一个流动的由左向右旋转的舞台,在旋转中不断地演化出丰富多彩的舞蹈场图。而这些场图,就是秧歌演出的主体部分,叫“跑场子”。“跑场子”又分文场、武场、文武场。文场以跑为主,舞者不做动作,鼓棒不响。武场舞者在规定的场图里定点定时做动作,鼓棒声齐响。文武场舞者在跑动中于中心处或交叉处轮番做动作。文场看“跑”(队形变化),静中有动;武场看“打”(动作表演),激越热烈。文武结合,此起彼伏,快慢相宜,弛张相兼,令人眼花缭乱。
本次活动,市民可在全民健身中心西侧看台南北两侧观看,也可在演出区外侧观看。此外,本次活动将通过海报新闻客户端、齐鲁壹点客户端、速豹新闻客户端、新黄河客户端、爱济南客户端、商河电视台综合频道、商河融媒客户端、商河县融媒体中心微信视频号、商河融媒抖音号等平台进行现场直播。
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
月7日济南市统计局公布2024年全年区县(功能区)主要经济指标。2024年,济南市地区生产总值2000亿“俱乐部”再添一新成员。2021年历下区GDP突破2000亿大关,2024年已经达到2577.8亿元;2024年济南高新区GDP2053.5亿元,成为全市第二个、全省第四个GDP迈上两千亿大关的区[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