苔花如米小,花香伴盛开

2025-03-10 09:27: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金娟

  “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在商河县苔花少年集中陪伴中心传出阵阵歌声,25名留守和困境儿童合唱了一首《国家》作为三八妇女节礼物送给他们“花香妈妈”。“第一次见到雨箐,她的头发胡乱扎着,说话总是低着头。可今天她紧握住我的手大声唱歌时,我感受到陪伴孩子们长大的价值。”来自商河县交通运输局的“花香妈妈”满倩激动地说。

  2024年10月,商河县妇联从全县招募150名“花香妈妈”,采取一对一的方式结对关爱全县12个镇街的留守和困境儿童,开展“花香妈妈·苔花绽放”高质量关爱服务行动,通过集中陪伴和分散关爱,全维度关爱留守困境儿童,打造长效陪伴生态圈。

  选拔——培育——绽放,一场双向奔赴的爱心之旅

  “不允许随便当妈妈”,是组建“花香妈妈”队伍的第一准则。“花香妈妈”队伍选取自温泉花乡地域特色、产业IP和萱草花为母亲花的意向,赋予了爱心妈妈新形象新内涵,同时借用清代袁枚“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这一饱含生命力的诗句,表达了对留守和困境儿童的期盼和对结对关爱、促进儿童健康成长的重视。商河把“花香妈妈”志愿者从招募改为选拔,入选人员必须是经过领导、同事以及群众认可的好同志。成为“花香妈妈”首先要符合遴选的6条标准,优先选用三八红旗手、巾帼建功标兵、最美家庭成员。

  相针对留守和困境儿童群体存在的归属感缺乏、自尊对低下、孤独感强烈、逆反行为高发等特点,商河县通过与专业机构精心研讨和打磨,建立起以积极心理学、人本主义心理学、团体动力学等心理学理论为基础的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形成了“基础—进阶—提升—巩固”四阶高质量团体辅导教案,全年累计培训“花香妈妈”1000人次,持续给“花香妈妈”赋能,让结对关爱工作更有情感温度,更具关爱实效。

  来自商河县融媒体中心的“花香妈妈”金思在日记里写道:“在电影院里,虽然因为3D眼镜的遮挡我看不到他的眼睛,但扬起的嘴角和发出的笑声,让我觉得心里涌起一股暖流。这一刻,恰似双向治愈,对孩子的陪伴和关爱,让我的生命发生蜕变,让生命的能量更蓬勃,更茁壮。”

  三位一体守护,从一朵花到一片花海

  点点微光汇成璀璨星河,商河县构建了“党政指挥+妇联施工+社会接力”的爱心闭环,让一朵花变成一片爱的花海。“花香妈妈”作为商河县2025年为民办实事项目写进了全县政府工作报告中,并被推选为“转型升级年”中首创性、差异化、集成式“小切口”改革典型案例强力推进,通过政策支持、资源调配和方向引领,党政的有力支持为服务行动开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我们综合分析留守和困境儿童得个人及家庭情况,为11个孩子建立起三色档案,红色档案记录儿童家庭困境,黄色档案追踪儿童成长状态变化,绿色档案标注个性化、学习、生活状况。”孙集镇妇联主席姜雪说。以79个单位150名巾帼精英为基石,搭建起12个镇街关爱网格,镇街妇联主席发挥了火车头作用,把每个网格的活动组织得有声有色。

  孤举者难起,众行者易趋。“花香妈妈”的善举不仅改变了留守和困境儿童的命运,也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越来越多的企业和社会组织加入到这场爱心接力中。“下一步,我们将继续深化“花香妈妈·苔花少年”高质量关爱服务行动,探索更多公益模式,让爱心传递得更远、更广。”商河县妇联党组书记、主席戴慧英说。

  长效陪伴生态圈,关爱更加灵活

  “花香妈妈·苔花绽放”高质量关爱服务行动不仅实现了困境儿童群体心有所依、情有所系、身有所护、难有所帮,让留守儿童从“被关怀者”成长为“自信追梦者”。更是一次“她智慧”和“她力量”在化解社会难题的一次成功实验,展现妇女工作新突破、新成果。

  为了使关爱更灵活,商河推出了“3+N”分散关爱服务套餐,即成长计划、微心愿、爱心慰问+“N”项帮扶内容。寒假分散关爱时,“花香妈妈”们通过多种方式帮助孩子实现“微心愿”,来自退役军人事务局的4名“花香妈妈”带着孩子们参观武警部队,吃军旅餐、看军旅电影;来自实验小学的“花香妈妈”李燕给结对孩子送去了心仪已久的自行车,给这个少年插上了追风逐影的翅膀。

  “为了开展好关爱活动,商河县打造了“1+N”服务阵地,今年3月份苔花少年集中陪伴中心作为县级示范中心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除此之外全县12个镇街均建有特色站点,其中5家特色站点获评市级爱心妈妈驿站。我们正在筹备开发花香云守护小程序,制定苔花少年千日成长计划,创建‘关爱资源云图’,形成分层分类干预体系,实现线下线上同步高质量关爱和长效陪伴。”戴慧英说。

  “花香妈妈·苔花绽放”关爱行动在商河各级部门的努力下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但关爱工作任重道远。未来,商河将继续丰富 “花香妈妈·苔花绽放”关爱行动的内容和形式,拓展关爱渠道,加大关爱力度,借助妇女力量为更多困境儿童提供更全面、更深入的帮助,让爱心传递,让温暖延续。(通讯员 金娟)

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