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河镇金沙绿港60座新墙体大棚拔地而起,现代高效农业版图再扩容

2025-07-28 16:37:3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孟彤晖

  大众网记者 孟彤晖 济南报道

  仲夏时节,骄阳似火,沙河镇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园区内一派热火朝天。六十座崭新的日光温室大棚骨架巍然耸立,工人们穿梭忙碌,焊花飞溅,运输车辆往来不息。这片孕育希望的沃土上,现代农业发展的强劲脉动清晰可闻,一幅产业兴、乡村美的壮阔画卷正徐徐铺展。

  据悉,这批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的60座高标准温室大棚,占地400亩,总投资2508万元,采用了先进的钢架填充新墙体建造技术,与传统建棚模式相比,土地利用率提高约22%。传统大棚墙体厚重,占用大量耕地,“四分墙体六分地”的建造模式严重制约了有效种植空间。此次新墙体技术,将墙体厚度大幅压缩,实现了从“四分墙体六分地”到“两分墙体八分地”的华丽转身。这意味着宝贵的耕地资源被最大限度地释放出来,种植用地率显著提升。同样的占地面积,将承载更多生机盎然的绿色希望,让每一寸土地都迸发出更高的生产潜能。这正是沙河镇向科技要效益、向创新要空间的生动实践。

  这60座新大棚的落成后,将进一步巩固和壮大沙河镇以精致果蔬为主导的现代高效农业格局。金沙绿港园区作为核心引擎,项目全部建成后总面积将突破3500亩,高标准大棚总数达到168座,规模效应日益凸显。在科学规划与市场引导下,沙河镇精准锚定西红柿无土栽培产业。目前,园区内已形成1200亩的核心西红柿主产区,凭借严格的生产标准和先进的种植技术,年产高品质西红柿可达24000吨,年产值约1.68亿元,成为名副其实的“西红柿产业高地”。同时,沙河镇积极拥抱数字化浪潮,与浪潮集团深度合作,创新开发微信端“认领一片田”小程序。这一模式将“云端种地”变为现实:认领用户远程参与、实时监控;园区工作人员线下精准管护,全过程高清影像即时传输,数据完整留存。果蔬成熟即通过高效物流直达用户,构建了从田间到餐桌的“零距离”信任链条。

  今年6月26日,山东省农科院(商河)蔬菜试验示范基地正式在金沙绿港园区挂牌,标志着园区成为全省首个省级蔬菜科研试验示范前沿阵地。这一重量级平台的落户,为沙河镇蔬菜产业的品种更新、技术迭代和品质跃升注入了强大的科技动力。

  沙河镇现代高效农业的蓬勃发展,绝非一日之功。近年来,沙河镇党委、政府始终坚持以“一二三四五”工作思路为总抓手,将“现代农业高效化”作为核心目标之一,融入全镇高质量发展大局。以园区建设为“主阵地”。持续投入,高标准打造金沙绿港现代高效农业园等核心平台,不断引进新技术、新品种、新模式,推动产业集聚和升级。今年投入2500余万元新建60座新墙体大棚,正是其坚定不移扩大高效农业版图的证明。以科技创新为“强引擎”。从省农科院示范基地的落地,到“认领一片田”智慧模式的探索,再到新墙体技术的应用,沙河镇始终将科技创新摆在突出位置,积极对接科研院所,引入前沿成果,赋能产业提质增效。以产业融合为“突破口”。跳出单一农业思维,沙河镇在“接二连三”上做足文章。精致果蔬与“云端”认养结合,拓展了消费体验和增值空间;与宁泰种业的合作,贯通了育种、繁育链条;依托特色农产品发展乡村文旅和食品加工,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升综合效益。以绿色生态为“生命线”。在推进高效农业的同时,沙河镇高度重视生态环保。绿色畜牧高标准养殖区建设、粪污资源化利用、污水处理设施完善、人居环境整治提升等一系列举措同步推进,确保产业发展与绿水青山和谐共生,持续擦亮高质量发展的生态底色。

  六十座新墙体大棚的矗立,是沙河镇现代高效农业发展征程上的又一里程碑。它凝聚着科技的智慧,承载着土地的厚望,昭示着产业振兴的澎湃动能。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沙河镇正沿着清晰的路径,以产业为基、科技为翼、融合为径、生态为魂,奋力书写着农业更强、农村更美、农民更富的乡村振兴“沙河答卷”。

初审编辑:孟彤晖

责任编辑:张帆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