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肖阳
责任编辑:张帆
大众网记者 孟彤晖 济南报道
在商河县沙河镇棘城中街村,一缕缕源自土灶柴火的甜香,穿越百年时光,至今仍萦绕在街头巷尾。“源和成”清真糕点——这家由本地回族家族世代守护的老字号,用匠心与坚守,将鲁北特有的清真糕点风味与浓浓乡情,揉进了每一块酥脆甜美的糕点里。
百年坚守,源自民国的舌尖记忆
走进“源和成”的老作坊,仿佛步入了时光隧道。一张珍贵的民国时期糕点标签清晰标注着“棘城镇源和成”字样及经营地址,与现今作坊所在地别无二致,无声诉说着百年传承的不易与执着。据传承人王春磊介绍,“源和成”始创于清末民初沙河商贸繁荣之际,其技艺至少已在王氏家族中传承了四代。从民国战火到计划经济,再到改革开放,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古法配方、手工成型、土灶木柴熬浆、独特油炸手法等核心技艺始终被完整保留下来。家族口述史与实物遗存,共同印证了这份百年传承的厚重与真实。
匠心独运,古法技艺的活态传承
“源和成”清真糕点的魅力,在于其恪守传统、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其产品种类丰富,包括羊角蜜、蜜三刀、马蹄酥、扇子酥、套酥、耳酥、桃酥、虎皮糕、牛肉烧饼等十几种经典品种。“清清白白,真真切切”是清真食品特点,其产品采用天然原料,糖浆是纯白糖加饮用水按古法比例精心熬制而成;面点的花色折叠、油炸火候、古法挂浆等关键工艺,均依赖匠人多年积累的手上功夫和经验。制作出的糕点甜而不腻、入口即化、回味悠长、老少皆宜,在鲁北地区乃至延伸至河北部分回族聚居区享有盛誉,成为连接几代人的味觉密码。
文化瑰宝,承载乡情助力乡村振兴
“源和成”清真糕点制作技艺不仅是精湛的手工技艺,更是鲁北地区回族传统饮食文化与华北农耕文明融合的活态载体。其独特的工艺流程、工具形制、经营理念,具有重要的民族民俗学研究价值。在沙河镇棘城中街村及周边地区,“源和成”糕点早已超越了食物的范畴,深深融入当地回族同胞的婚丧嫁娶、节日庆典等民俗活动之中,是维系文化认同和集体记忆的重要纽带。近年来,随着非遗保护意识的增强,“源和成”通过非遗研学、节庆展销等方式焕发新生机,为沙河镇乃至商河县的乡村文旅融合发展注入了传统文化动能。
当前,“源和成”面临现代食品工业冲击挑战,守护这份源自民国的百年技艺,不仅是对传统匠心的致敬,更是留住商河独特文化根脉的关键,我们期待这份承载着乡愁的甜香,能够继续飘香,焕发新的活力。
初审编辑:肖阳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