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纬之间 | 二大马路上的“金银地”

2023-06-28 14:18:3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谢玮

  大众网记者 谢玮 济南报道

  经二路,也叫二大马路。这条路是贯穿商埠东西最长的马路,为与西关相连,它东起普利门,西至纬十二路,长达3公里。是金融、商业字号最集中,建筑形式最丰富,人气最旺、最繁华的“金银之地”,也是商埠内的典范街区。

  马路两侧遍植法桐,绿荫夹道、树影婆娑。沿街商号洋行林立,多达两百余家。建筑风格各异,多为西式模样,颇具异国情调,使整条街道像一条风景走廊。虽没有上海百乐门舞厅和有轨电车,也没有北京前门大栅栏那样的喧嚣,但这对看惯了粉墙青砖的老济南人们来说,已经是大开眼界了。在20世纪70年代末以前,二大马路曾经是济南最繁华的地段。

  法桐树下的商埠CBD:银行旧址

  二十世纪初,济南金融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除民营银号、钱庄外,官办金融机构和近代银行开始出现。在开辟商埠的同时,外商银行也开始插足济南,设立了德华银行等外资银行。

  1906年,德华银行济南分行设立,发行银两票及银圆票。德华银行济南分行旧址位于经二路191号,是一幢典型的巴洛克风格建筑,也被称为“最美天际线”。德华银行建筑高低错落有致,采取的是非对称的自由布局立体展开。这样能保证观赏者无论在哪个角度都可以看到一幅流动性的建筑图景。

  20世纪80年代初,大纬二路拓宽改建时,有人提出将拓宽后的经七路纬二路路口直冲天桥南首,走直线。但如果这样,德华银行就要拆除,经过再三考虑,拓宽后的大纬二路拐弯从德华银行身侧经过,保住了这一古老建筑。这也成为了济南近代建筑史上的一段佳话。

  日耳曼风吹尽的“金融角”,有两家西式建筑,却是中国自办的银行。分别是经二路上的交通银行和民生银行。交通银行大厦始建于1920年,位于经二路148号,由我国著名建筑师庄俊设计,正面石阶之上是高大的外柱廊,六根巨大的希腊爱奥尼亚石柱直抵三层,华丽气派。

  来到经二路纬三路交叉口,驻足朝东南望去,一眼便会看到一座古典复兴风格的建筑,这就是山东民生银行旧址。它坐南面北,静静地矗立百年,与道路两旁的法桐绿茵为伴,百年历史时光如流云与轻风划过,在时光里成了一道特殊的风景线。

  山东民生银行的建立,在当时是件了不起的大事。主要承担着向工农业发放贷款,还负责经办山东省库券,对复制山东民营企业和农业发展起着积极作用。70年代后,作为济南市京剧院使用。

  从茶园到戏院:北洋大戏院

  要在济南看戏听书,北洋大戏院是个好地方。北洋大戏院位于通惠街1号,前身为“兴华茶园”,是一幢中西融合的剧院式建筑,后多次改变用途,最终在二十世纪30年代更名为北洋大戏院。

  北洋大戏院是济南最早的戏剧演出场所,也是山东省历史最悠久且至今仍在使用的专业戏剧演出场所,在梨园界享有极高声誉。值得一提的是,戏院舞台下方摆放着十口大瓷缸,它们的作用相当于现代的“音响”,当台上演唱传到台下,音波使水缸里的水发生振动,产生共鸣。戏台上演唱的声音就变得绵长响亮。这样巧妙的设计,让那个时代的观众也能享受到现代高级“音响”效果,让人不禁赞叹。

  一座北洋大戏院,半部中国戏曲情。来北洋大戏院演出过的名人数不胜数,程砚秋、尚小云等赫赫有名的名角儿都曾在此献艺。1934年,戏院正式改名为“北洋大戏院”,这座建筑记载了济南“曲山艺海”最辉煌鼎盛的时代。

  今天的北洋大戏院已经兼具安全、美观等特点,内部音响设备也按现代演出标准进行了大刀阔斧的革新。为了再现当年戏院风采,内外装饰都延续了中国古典审美,连琉璃瓦都专程从北京等地采购。北洋大戏院舞台高端大气,观众可以在这里舒适地体验梨园艺术的精妙。

  岐黄术 菩萨心:宏济堂中药博物馆

  沿着经二路西行,到了发祥巷一带,在不经意间,也许就能闻到清香的中草药香气,这就来到了宏济堂药店。这是一处中西风格融合的建筑,建于1920年,距今已有百年历史。

  2008年,因经二路拓宽改造,对宏济堂实施了平移。在工程中,还对这座近百年的老建筑进行了隔震连接、加固,同时增设地下室作为宏济堂中药博物馆使用。

  医者仁心,大医精诚。几千年来,中国人对于中医药总有一种特殊情怀。宏济堂药店以“宏仁广布、济世养生”为根本理念,与北京同仁堂、杭州胡庆余堂并誉为“中华三大名堂”。曾经宏济堂总店的堂厅上还悬挂着“但愿天下人无病,哪怕架上药蒙尘”的牌匾,主柜上一年四季悬挂着青、赤、黄、白黑五把颜色不同的锡壶,壶中是宏济堂根据一年四季流行病不同专门为穷苦百姓研制的时令成药,寓意“悬壶济世”。用药者可根据经济情况随意向无人看管的钱柜中投钱,无钱者也可以免费取药。每到荒年或腊八、逢十赶集之日,宏济堂都会在门前支口大锅熬粥施舍给难民和饥困者。

  时至今日,济南宏济堂博物馆与别处只能观看的博物馆不同,宏济堂作为传承中医药文化的体验场所,成了市民中医治疗的好去处,店面依然保持着往日的古朴,开门行医。每天前来看病抓药的病人众多,把脉问诊、开方治病,这所中医药店依然发挥着它独特的魅力。穿过充满药香的大堂,亲眼看到百年积淀后的宏济堂店铺,还可以来到博物馆地下展厅,了解其不凡的发展历程。

  这种地上经营、地下展示的形式,再现了当年宏济堂制药、卖药的情景,也向人们诉说着它所承载的中医药文化精髓与医者仁心。宏济堂是济南第一家使用历史建筑活化利用为展示传统中医药文化的专题博物馆。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曹亮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