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有事好商量,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是人民民主的真谛。近日,章丘区政协以“保护活化历史遗址 讲好龙山文化故事”为主题,开展专题商量。把保护、弘扬龙山文化放在传承发展黄河流域文化的大背景下,邀请区委书记马志勇参加,组织山东省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的专家学者、本地文化名人、部分文化艺术界政协委员集中商量,建言资政,凝聚共识,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助力文旅名城建设搭建平台、提供借鉴。
黄河文化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黄河流经济南市章丘区26.45公里,源于黄河母亲的孕育和滋养,地处黄河下游的章丘,远在九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就有先民在此繁衍生息。特别是4600多年前,中华文化的重要源头——龙山文化就诞生于此。龙山文化时期是山东史前人口最多、发展最为鼎盛的时期,经济社会快速发展、阶级差别和早期国家已经形成。千百年来,龙山文化不断传承发展,不仅为城市积淀了深厚的历史文化遗产,更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龙山文化在黄河文化中独树一帜。奋进新征程,地处龙山文化“坐标系”中的章丘,如何肩负起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当好龙山文化的坚定传承者、积极传播者,如何坚持守正创新,以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赓续历史文脉、谱写当代华章,成为坚定文化自信、赋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课题。章丘区政协充分发挥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听民声、集民意、汇民智,以讲好龙山文化故事助力黄河文化传承发展。
(一)聚焦挖掘与保护
章丘历史文化源远流长。1928年,龙山文化首次发现于龙山城子崖。龙山文化的发现,否定了中国文化西来说。近年来,章丘把弘扬龙山文化、讲好黄河故事、坚定文化自信摆在突出位置,科学编制保护规划,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焦家遗址被列入“十四五”国家大遗址保护利用整体规划;实施中华文化资源普查工程,对5处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2.6万件馆藏文物、10批非遗名录进行挖掘保护,不断完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体系,实现对传统文化的活态性保护,入选全国传统村落集中连片保护利用示范县,让龙山文化得到保护和传承。
文化传承发展,保护是前提。活动中,山东省考古研究院海岱考古编辑部主任张溯表示,龙山文化是黄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谋求新时代中国考古的大格局、大视野、大发展,树立“大考古”的工作思路,为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考古学贡献力量。也希望章丘继续支持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山东大学在章丘的考古研究工作,共同保护好、发掘好历史文化遗址,加强考古成果的阐释、利用和宣传,擦亮龙山文化、海岱文化、黄河文化品牌。“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在章丘体现得淋漓尽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研究院考古学系博士后武昊说,希望双方通力合作,妥善解决土地问题,做好以焦家遗址为中心辐射章丘的区域性文化遗址调查工作,携手打造焦家遗址教学实践基地。
传承发展,规划先行。“《城子崖遗址保护总体规划》和《城子崖考古遗址公园规划》已经发布十年多的时间。十年来,城子崖周边的环境、土地政策、考古发现、国家对遗址公园的要求都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两部《规划》需要重新修编。”龙山文化传承保护中心主任于世峰建议,以《中华人民共和国黄河保护法》为依据,以规划编修为契机,推动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争创国家A级旅游景区,通过提升旅游服务功能,提高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面对资金、用地、人才等方面的问题,应该坚持用发展的眼光,在发展中解决问题,丰富完善公共文化配套设施,拓展公共文化空间,持续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章丘区政协常委、区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魏东说。
章丘是文化大区(县),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在黄河文化传承发展上发挥更大作用、作出更多贡献。“章丘将聚焦思想铸魂,构建贯通一体的研究阐释体系、思政育人体系、教育普及体系,在学悟‘两个结合’中坚定文化自信。坚持挖掘与保护齐抓,加快推进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做好遗址保护、考古调查、合理利用等各项工作,不断激活文化遗产生命力。”马志勇指出,讲好龙山文化故事,是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脉、弘扬黄河文化的历史责任,也是立足文化强区建设、推动铸就文化新辉煌的时代责任。要聚焦保护传承,在寻根、保护、展示上用心用情用力,在守护文明印记中筑牢文化根基,继续深化与山东大学、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合作,支持山东大学在具备条件的前提下,适时提出焦家遗址、城子崖遗址、东平陵故城遗址等“串珠成链”的大遗址公园建设方案,认真做好遗址发掘、文物保护工作,展示深厚底蕴,讲好黄河故事,切实将优秀历史文化传承下去。统筹推进城市更新、文物保护、业态培育等工作,持续提升城市功能品质。
(二)着眼活化与转化
坚持古为今用、推陈出新,章丘以时代精神激活龙山文化、黄河文化的生命力,打造辐射城子崖遗址、焦家遗址、东平陵故城遗址等文化元素的国家龙山文化博物馆群,推动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和传承创新。成立龙山文化研究会、龙山黑陶协会、章丘非遗联盟,发布全国首个龙山黑陶团体标准;突出龙山文化IP塑造,推出“中国龙山 泉韵章丘”城市区域品牌,建设“山东手造”章丘非遗展示体验中心,认定非遗工坊20处,龙山德功黑陶、章丘铁锅入选“山东手造·优选100”,让龙山文化得到了很好的活化利用。
只有守住根本,才能开辟未来。“建议做好乡村记忆工程,依托不可移动文物和各街镇资源,创建一批非遗、民俗、红色文化等乡村记忆博物馆,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实践文化、塑造文化、提炼文化,在实践中达到‘知行合一’。”章丘区博物馆馆长李芳建议,提升文化产业发展力,不断丰富文化产品供给、特色文化业态,精心打造文化品牌,推动文化产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只有善于继承,才能开拓创新。章丘区政协常委、城子崖遗址博物馆馆长张宗国希望,加强与山东大学沟通,把近年来发掘的重要文物,在留下标本之后,转交章丘打造焦家遗址文物展厅,让广大游客在参观遗址的同时看到实实在在的历史文物。“建议申报龙山文化为世界文化遗产,并通过举办以城子崖遗址、焦家遗址为主题的国际性论坛,让龙山文化走向世界。”章丘区政协副秘书长翟伯成说。
推动黄河文化,特别是龙山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离不开守正创新的正气和锐气。马志勇表示,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积极探寻方法路径,回答好新时代提出的新课题,章丘将以龙山文化“双创”为重点,全面参与黄河文化传承创新工程,在济南打造全国重要的黄河文化交流合作中心中当先锋、做表率。发挥历史文化资源丰富优势,逐步充实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展陈文物,加强与山东大学的沟通,适时将其借用出土于章丘的文物,展陈到城子崖遗址博物馆,并创新做好博物馆运营、文创产品设计开发、文化宣传推广等工作,推动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真正让文物活起来。发挥非遗联盟、行业协会等作用,加强非遗传承人之间的相互交流学习,促进抱团发展,提高龙山黑陶等非遗活化利用的水平。支持创作一批蕴含龙山文化特色的文艺作品,组织参加各级举办的展览展会,用信息化手段系统展示和弘扬龙山文化,形成集聚发展、品牌彰显的生动局面,把传承龙山文化打造成弘扬黄河文化的亮丽名片。
(三)推动共建与共享
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让人们在领略自然之美中感悟文化之美、陶冶心灵之美,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归宿。章丘立足龙山文化、非遗文化等优秀传统文化优势,推进文旅融合,打造文旅名城,被评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列入第一批省级文化和旅游消费试点县。特别是实施明水古城、华侨城等一批重大文旅项目,推进齐长城、黄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让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擦亮了文旅名城“创新名片”。
人才,是文化传承发展的关键。章丘区政协委员、山东明水国开发展集团企业文化负责人于新澎建议,通过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多引进文化遗址保护团队指导工作,多学习外地大遗址保护利用的先进经验,并加大民间人才培养力度,打造文化传承发展的优质队伍。
“建议利用小学、中学的黄金时段,开展非遗研学游,让青少年近距离体验非遗文化的魅力,在他们心中种下保护非遗文化的种子。”章丘区政协委员、章丘烙画葫芦艺术非遗传承人马新波说,借助黄河文化传承弘扬有利时机,发挥10余所驻章高校优势,通过校企合作,让高校的相关专业与非遗项目结合起来,让更多高校学生投身黄河流域非遗传承保护,为黄河文化传承发展培养人才。
“文化传承发展,要聚焦文化为民,在倾听群众呼声中回应文化关切。”章丘区政协委员、山东省儒学发展促进会副会长宋海燕说,可以在有条件的学校、企事业单位、街镇、乡村、社区建立优秀传统文化讲堂,让广大群众共享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果。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二者有着天然联系。章丘区政协委员、百脉泉酒业宣传策划经理马业赞建议,打造专属于龙山文化遗址的特色旅游,开展不同主题的美食节,组织文化衍生品夜购,让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成为弘扬黄河文化的夜游休闲旅游打卡地。“建议把济青公路沿线散装分布的产业基地和园区,打造齐鲁农文旅融合发展大走廊,使之成为文旅名城建设的新高地。”山东省龙阔动能转换科创孵化有限公司总经理穆峰如是说。
赓续龙山文化历史文脉,谱写黄河文化当代华章,章丘将聚焦美德弘扬,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在坚守道德文明中引领价值观念。聚焦文化创新,培育适应经济发展要求的市场文化、适应科技自立自强要求的创新文化、适应产业发展变革要求的数字文化。聚焦舆论传播,加快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新格局,以龙山文化的广泛传播,提高黄河文化影响力。聚力实施“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文旅产品高质量培育”等八大行动,持续擦亮“中国龙山·泉韵章丘”区域品牌,打造“两创”特色品牌。
一次思维的碰撞,燃起智慧的火花。“做好文化传承发展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要充分利用好‘商量有章’这个平台,发挥好政协人才荟萃、智力密集的优势,组织全国、乃至国际的知名专家来此研讨、交流,汇聚推动文化传承发展的强大合力,切实把这项工作抓实抓牢、抓出成效,持续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以讲好龙山文化故事的新成效助力黄河文化传承弘扬。”章丘区政协主席李宝燕表示,要进一步发挥协商平台作用,认真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持续擦亮特色工作品牌,为服务全区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力量。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