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大众网.海报新闻与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研究院联合制作播出《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济南镇街高质量发展”——书记观察》系列访谈节目,从今天开始,节目将邀请专家学者济南市各镇街书记,就新时代镇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等工作路径进行访谈。
本期节目,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董彦岭与章丘区圣井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子奇做客演播室开展“头脑风暴”、共话发展。
————————————————————————
主持人:大家好,欢迎收看大众网.海报新闻与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研究院联合制作播出的《干在实处,走在前列 “济南镇街高质量发展”——书记观察》系列访谈节目,从今天开始,我们将邀请专家学者济南市各镇街书记,就新时代镇街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发展、转型升级、改革攻坚、开放提升等工作路径进行访谈。
本期节目,我们荣幸邀请到山东财经大学中国经济研究院教授董彦岭与章丘区圣井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子奇做客演播室开展“头脑风暴”、共话发展。首先,请董教授与李书记跟广大网友打个招呼。
董彦岭、李子奇:观众朋友们大家好。
主持人:欢迎董教授、李书记!
首先,我想先与李书记探讨一个问题。工业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稳增长的“压舱石”和“动力源”,章丘区的工业经济在济南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能否请李书记介绍一下圣井街道在工业经济方面的发展情况?
李子奇:近年来,章丘始终坚持“工业强区”不动摇,当好省会创新发展龙头。圣井街道位于章丘最西部,零距离对接融合济南主城区,是国家级明水经济开发区的项目主承载区,科创经济的主阵地,项目建设的引爆区,区位优势突出,战略机遇叠加,产业基础雄厚。现有中国重汽、华凌电缆、安莉芳等一批高端制造龙头企业,拥有中白新材料产业园、中意高端前沿产业园、蓝海领航大数据产业园等特色园区8家,工业企业百余家,规模以上企业59家,在建省市区重点项目13个。
济南市提出的“东强”战略,从市级层面依托科创走廊、智造走廊,产业和人才向东部集聚,旅游路东延、北园高架等重大基础设施向章丘延伸,圣井就是济南东强战略的桥头堡、章丘全面融入济南的先行军。
章丘“西进 ”,就是明水国家级开发区管委会西迁,明水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作为济南唯一的国家级经开区,1992年12月成立,2021年2月,明水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搬迁至圣井,大力实施功能产业西进,大力完善圣井片区路网,放大虹吸效应,打造支撑开发区争先进位的龙头,圣井正处在开发区规划的“两廊两带”的核心区域,是开发区西进的主战场,章丘“东强”的隆起带。
主持人:当前,随着“东强”战略的提出,章丘区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一系列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和政策红利让济南朝着建设济东强区的目标奋力迈进。这些重大的区域性发展战略,为城市发展带来了哪些利好条件。请董教授谈谈您的想法。
董彦岭:有一句话叫形势比人强,在济南的“东强”战略背景下,“两廊”的打造叠加了章丘区“西进”的战略,应该说圣井街道成了一个“风云际会之所”。就像李书记提到的,在工业发展上、在科创区的打造上,都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形式。
在这个背景下,这种战略的叠加,给我们带来了很多发展的机遇。如果我们利用好这个机遇,就会为圣井街道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起点,这是非常重要的。
另外,在这种战略叠加的大背景下,还需要我们积极作为,把“点”找好,主动的对接和融入,这样才会在这轮战略中,获得一个好的发展机会。
主持人:圣井街道零距离对接融合济南主城区,无论是从地理位置、资源禀赋,还是从政策扶持、市场前景等方面来看,都预示着巨大的发展潜力与无限的可能。请问李书记,圣井街道如何坚持“工业强区”战略?
李子奇:近年来,圣井主动融入济南“东强”、章丘“西进”战略,在“两廊”上深耕细作,抓招商、聚资源,引项目、强产业,坚持产业链布局创新链,做实创新链助推产业链,实现两廊互动、两廊共舞,挺起章丘产业发展脊梁。
齐鲁科创大走廊,专注创新,打造区域创新新引擎。齐鲁科创大走廊作为省级重大战略,圣井地处东部“龙头”,高密度分布着蓝海领航大数据产业园、中白新材料产业园等各类创新平台和科教资源,是优质项目、高端人才落户的主阵地,也是辐射带动圣井转型升级、双招双引的强大引擎和金字招牌。
如何让齐鲁科创大走廊的活力激发出来、让创新要素集聚起来,是圣井始终抓在手上的核心工作。成立的山东首家新材料领域新型研发机构——山东先进材料联合研究院,已成为新材料产业领域的新生力量。联合10余家单位成立联合实验室、公共实验室20余个,策划成果转化30余项,尤其是千吨级超高强超高分子量聚乙烯纤维项目已突破规模化生产关键技术,量产后可有效减少对国外高端产品的进口依赖性。
聚焦智能智造走廊,引实体,强制造,高端装备制造业集厚成势。制造业是圣井的立足之本、强胜之路。提到制造业,“济南制造看章丘,章丘制造在圣井”已成为一种共识。从2005年交通装备、机械制造产业雏形的形成,到现在千亿级高端装备制造产业的打造,圣井始终将产业链思维贯穿始终,坚定不移招引实体经济,造就了良好的制造业基础。以汽车制造产业为例,从2005年中国重汽章丘工业园的签约落户,到现在成为全国最大的重型汽车生产基地从中集车辆(山东)有限公司,2005年生产出章丘历史上第一辆汽车,到现在成为全国最大冷藏专用车生产基地,圣井已在汽车制造产业上形成了“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条舞动的良好生态。
山东大学龙山校区。山大龙山校区落地,对圣井的影响之大是历来任何一次机遇不可比拟的,将带来 10 万人口及强大的产业集聚和人才支撑,“山大系”品牌融入省会,服务济南,圣井是核心承载区域,这将是圣井未来产业的源头活水,也将是圣井最具影响力的标签和名片。
轨道交通8号线。目前,轨道交通8号线建设如火如荼,一期工程沿经十东路走行,延伸到绣源河山大附近,沿经十路建设的7个站点圣井占5个,预计2025年上半年建成使用;二期工程同步规划,把两个火车站和客运站联起来,实现公铁联运零换乘,圣井将进入主城区15分钟生活圈。
主持人:请董教授从经济专家角度,为大家分析一下,圣井街道若想进一步取得高质量发展的丰硕成果,需要在哪些方面创新破局?
董彦岭:刚才咱们讲到一句话叫行事比人强,有整体的规划和对区域的带动,才能取得好的发展机会。还有另一句话,叫人强,形势就强,哪怕有再好的战略,而我们不积极作为,把政策接住,那么也会错过发展的机会。
对于圣井街道来讲,在章丘区整体工业强区的背景下,街道工作不能是章丘工业的简单复制,而应该是迭代升级。就像圣井街道的两个关键词:科创和制造,这两个词最终都导向了新质生产力这个概念。从两个方面着手,把高效的科创资源、研究机构的科创资源很好的转化成制造业的实际。另一个就是制造业,无论在招商引资上,还是现有企业的升级迭代上,能够吸收更多的新技术,形成迭代的优势,在未来是咱们在产业发展上最重要的一点。
对咱们街道来讲,一定要把街道打造成宜居之区,轨道交通贯通以后,确实对圣井街道的带动很大。此外,一批高水平的学校建设,都会提高我们公共服务机会。另外,圣井该如何高水平打造宜居街道,对未来发展尤为重要,尤其对科创资源来讲更重要,过去是有了项目来聚集人气,现在则是有人才就可以辐射更多的项目,人才希望有更好的技术设施、更好的公共服务。既然圣井街道面临勾画蓝图的机会,那街道就要把蓝图画好。
主持人:谢谢董教授。当前,各镇街都在通过优化营商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等措施,为招商引资做好准备。圣井街道如今着力发展,为承接大型项目落地发挥了“筑巢引凤”的作用。请李书记谈谈咱们街道在这方面是否有什么创新做法?
李子奇:圣井街道深入实施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山东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建设等重大国家战略,认真落实省委要求和市委、区委部署,围绕全区大力实施工业强区升级、项目深化攻坚、创新引领发展、全域乡村振兴、文旅名城突破、民生保障改善“六大行动”,以党建“第一责任”引领和保障发展“第一要务”,以项目建设为重要支撑,以社会治理为基础保障,以改革创新为持续动力,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贯穿工作始终,在建设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区的征程中勇当先行军。
牢牢把握重大机遇期,紧抓未来5年圣井大开发、大建设、大发展的黄金期、关键期,坚持“规划引领、基础设施先行、项目支撑、产城融合”,全面承接“东强”“西进”,全力做好各项属地服务保障工作。以抓产业、抓保障、抓创新为主线,全面推动“产城融合”呈现新格局。
产业争先,锻造稳进提质硬支撑。街道以“高端装备制造+新信息+新材料+建筑配套”四大产业为主导,深入推进“两线四片”产业布局;高效服务山东大学(龙山校区)、轨道交通8号线建设,精准服务蓝海领航能源中心、齐鲁物联网等13个省市重点项目。配合开发区汽车产业链专班招大引强,强化与高新区、自贸区对接合作。
服务争优,全面优化营商软环境。倡导“店小二”服务理念,解决企业难题,落实减税降费政策,召开经济分析会、企业家座谈会、惠企政策宣讲会,组织开展“益企行”助企惠企行动,深化“政银企”合作,引导农业银行“金融管家”上门服务、章丘农商行授信圣井商会5亿元,破解企业融资难问题,打响了“金牌店小二”品牌。
创新争效,塑造圣井发展新优势。大力发展总部经济和数字经济,做大做强平台经济,填实做优中白、蓝海、房德等园区平台。完善“亩均”退出机制,推进工业项目企业入园发展。成立圣井商会、挂牌济南市首个民营企业家交流中心,引导园区企业、重汽配套、建筑配套产业就近合作、抱团发展。
主持人:如今济南镇街经济建设正如火如荼,但要冲出重围,也面临不少压力。想请董教授来分析一下,济南若想进一步推动镇街高质量发展,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创新破局?
董彦岭:镇街是我们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前沿阵地,无论是民生、项目落地、社会建设、解决矛盾纠纷等,街镇其实都在第一线。街镇如何做好,事关济南未来发展的潜力。就像济南有一个特点,叫“区强县弱”,意思是相对县域经济弱一些。尤其是在省城容易强调上层设计,下层比如说像街镇一级,就很容易发展成为一个简单的执行单位。
对此我有3点建议。第一个,是资源适当往下倾斜。资源包括财力、人才,我们常说街镇是能听到“炮声”的地方,如果我们把战场做比喻的话,因此要把优秀的人才、更多的财力资源往下倾斜,有利于他们做好工作。再一个,要适当下放一些发展的权利。既然镇街作为一个最基本发展的单元,如果街镇仅仅成了一个上传下达的一级的话,就会缺乏自身独立决策的空间,我认为这是对街镇管理资源的一个浪费。也就是说适当的下放权力,让街镇领导有机会去思考自己属地的发展,这一点非常重要。所以无论从权利还有资源,都应该适当下放,让其真正成为发展的一个前沿阵地。还有一个,是尽量减少检查等各种事项。我们常说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许多任务其实都落在基层了,如果能减少各种考核,给镇街干部留住更多处理日常工作、谋划发展的时间,则会对街镇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比较大的作用。
主持人:产业是城市经济的灵魂,章丘要想变强,离不开产业发展实力变强。圣井街道在面对域内产业发展与项目建设时,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请李书记谈谈咱们的项目建设在巩固既有优势、弥补现存短板方面,有哪些针对性的工作举措或策略?
李子奇:圣井街道结合域内产业发展、项目建设情况,通过专班调度、专题会议等方式提高政治站位、分析研判形势、全面梳理进展,聚焦巩固优势、补齐短板制定了一系列工作举措。
圣井街道以“项目深化年”为总牵引,以“亩均论英雄”破题突围,坚持“向存量要增量、向园区要项目、向项目要效益”,与领导干部包联企业、包挂项目服务机制同谋划、共部署、齐推进,了解企业生产、经营状况,摸排域内土地、厂房、商业设施等闲置资源,以资源台账为牵引,以招大引强为抓手,从提高亩产税收、解决企业困难出发,统筹谋划、协同发力,一企一策,靶向发力,采取引进技改项目、推动产业转型等举措压茬推进,在“腾笼换鸟”的过程中实现了“低效闲置存量”向“高效优质增量”的华丽蝶变。2024年,成功引进威海水利绿色智慧水利工程产业园、山东华海新材料有限公司、章丘区航空复合材料基地项目、山东蓝孚高能物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等企业8家,盘活闲置低效用地670余亩,规上工业总产值年新增15亿元,固定资产投资7.8亿元,服务业营收年新增2亿元。
以山大、轨道交通8号线建设为契机,打好经济建设“主动仗”,下好招大引强“先手棋”,从工业、服务业等多元业态挖掘潜力,布局未来圣井发展的黄金期、关键期。2025年上半年完成储备项目4个,总投资10.35亿元,为固投、工业、技改投资数据指标注入“源头活水”。山东外事职业大学建设,历时40天接续奋战,圆满完成1000亩土地征迁工作,为工程建设顺利实施奠定了坚实基础。华海新材料二期改扩建项目,计划总投资6亿元,在现有车间基础上,新增机器人焊接设备,扩产增效。
主持人:近年来,在工业强市战略下,“章丘制造”正声名鹊起,全市近半工业经济在章丘,圣井街道也有众多项目投产达效。请李书记谈谈,街道是如何通过发展项目来推动生产力提升的?
李子奇:街道建立健全专班专责,领导干部包联企业、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等推进机制,全力按下项目建设“加速键”。圣井街道在库纳统项目共43个,总投资291.47亿元,累计完成投资169亿元,全年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过60亿元,同比增长达100%,在去年高基数基础上,仍保持较高速度增长。
通过重大项目建成激活发展引擎,龙头企业落地引领产业升级,近年来,众多项目投产达效,助力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江河绿色智能制造中心,总投资10.6亿元,今年全面投产,累计完成规上工业产值1.5亿元,2025年继续扩大产能,预计全年可实现产值5亿元,形成有效支撑。弘方科技服务有限公司,盘活瀚森产业园闲置用地30余亩,现已投产,力争2025年上规入库服务业企业,预计实现年服务业营收4000万元。铁正检测科技有限公司,年底前正式启用,预计2025年实现销售收入8亿元。蓝海领航智慧能源中心项目,年底前建设完成,运营后,预计增加服务业营收5000万元。泰悦盛景、禹翰城等房地产项目部分完工,新城面貌更新优化,居住品质持续提升,为下步承载大量人口、资源涌入提供基础保障。
主持人:好的,感谢两位。镇域强则县域强,县域强则市域强,市域强则全省强。今天的“书记沙龙”我们就聊到这里,希望我们的“一镇之计”可以为您带来一些思考与启发。
下期再会!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在北中国的冬天,而能有温晴的天气,济南真得算个宝地。”这是老舍先生笔下《济南的冬天》,也是这座以泉水闻名的城市最有韵味的季节。这个冬天,这座天下泉城,发出“‘泉’在济南冬游”的邀约,在一场独特的冬日游记里,沉浸式感受别样的泉城[详细]
22日白天到夜间,全省天气晴间多云。半岛地区北风3~4级,其他地区南风2~3级。夜间最低气温 沿海地区-2°C左右,内陆地区-5°C左右[详细]
12月21日,以“人工智能赋能未来”为主题的“第十六届中国国际信息技术博览会暨2024中国数字经济高端峰会”,在地处起步区的济南黄河国际会展中心启幕。本届大会采用“展览+会议+大赛+场景体验”的创新办会模式,全面聚焦信息技术领域的前沿趋势与创新成果。22日,在信[详细]
近日,一座“身高”12米的“夏雨荷”造型的灯组在大明湖畔正谊广场开启试亮灯。“夏雨荷”花灯一经亮相便迅速火遍全网,不少市民慕名而来,与之合影打卡,亮灯现场更是多次上演“哇声一片”的名场面。从“夏雨荷”亮相到三大景区首次串联,再到花灯与游客新奇互动……[详细]
记者从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获悉,2025年1月5日0时起,全国铁路将实行新的列车运行图。关键词1 东南部长三角用好沪苏湖、杭温、宣绩高铁等新线运能,优化东南部地区列车开行结构,助力长三角一体化和长江经济带发展。在上海至郑州、武汉、福州等省会城市间增开动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