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是章丘!”——民俗篇·绣惠街道

2025-01-17 16:23:34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李颖男

  章丘,历史悠久、文脉绵长,形成了璀璨的民俗文化,从民间工艺的指尖灵动,到佳节庆典的欢声笑语,从岁时节令的热闹欢腾,到独具风味的乡村大集,从乡土建筑的岁月痕迹,到故事传说的代代延续,民俗是生活的诗,是历史的歌。为此,章丘区文化和旅游局推出“这里是章丘!”旅游目的地品牌系列宣传——民俗篇,盘点章丘那些特色生活习俗、节日礼俗、游艺民俗等,全方位展现章丘民俗的特色与精彩,邀您共品这原汁原味的民俗盛宴。

  民俗绣惠

  绣惠驻地是老章丘县城,有1400多年历史,历史悠久,文化深厚,城乡之间形成了众多民风民俗,既有流传影响深远的传统民俗,也有文明新风渐起的新民俗,生动勾勒着古城百姓平凡生活的诗与远方。

  女郎山山会

  女郎山,自汉经历代王朝,历史文化名山,为“章丘”二字由来。明代著名文学家、戏曲家李开先登此山时曾留下“平野千余里,南来首此山”的千古绝句。女郎山庙会,是章丘兴办最早、规模最大的乡村庙会,位于老章丘县城北一公里。据清康熙三十年《县志》载:南北朝时,尚佛风日盛,女郎山一带大兴庙宇,游人、香客纷至沓来,后渐有商贩加入,逐渐形成庙会,时间也逐渐固定于每年农历的三月二十八。庙会以其绕山设市、摊点错落有致而独具特色。从旧章丘城北穿北关街至山顶,摊棚林立,西侧为木货市、农具市,向北是布匹市、京广货市、皮货市、铁货市、山果市等,俗有“八大棚”之说。庙会期间饮食市场热闹非常,玩具市场最为花哨,娱乐杂耍添彩助兴,童叟皆乐,人山人海,热闹非凡。民国初年,女郎山庙会达到盛时,每日赶会人数接近8万。

  近年来,绣惠街道承“郎山庙会”之古韵遗风,以“女郎山山会”之名,盛邀四海宾朋。2024年4月30日,章丘女郎山山会暨绣惠街道首届文化旅游节启幕,山会期间,游人如织,热闹非凡,吸引游客近6万人,创收40余万元,荣获济南市乡村好时节优秀典型案例,重燃古城的热闹与活力。

  回村扮玩

  回村是阳丘古城遗址,距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每年元宵佳节,回村都会举行民俗扮玩活动。绣江河畔,万人空巷,鼓乐震天,热闹非凡。少年舞狮,巾帼扶龙,垂髫仗剑,意气风发,回村的男女老少们自发组成演出队伍,欢聚古城长街,为大家表演龙灯、舞狮、芯子、高跷、秧歌、旱船、扇舞、锣鼓等一系列民俗文化节目,吸引了众多群众驻足观看,赢得了阵阵喝彩,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古城人民欢聚团圆的海洋。

  东关大集

  绣惠驻地是老章丘县城,有1400多年历史,城内分四隅,城外有四关,东门外为东关,为拱卫古城之关厢。后称东关村,分东关南、北村。清道光《章丘县志》记载:乡之设集者三十:东关,一、六,逢四为小集”。东门外门曰“承青”,内曰“绣江”,有“绣江春涨流水声”景致。

  东关大集历史悠久,是山东省最大的农村集散农贸市场之一,每年腊月的集市赶大集的人超过万人,日交易额突破百万元,在济南及周边县域具有较大的影响力和知名度。熙熙攘攘的人群,小贩的吆喝声、顾客的讨价还价声、鸡鸭的鸣叫声不绝于耳,热热闹闹的大集上,不仅有点心、糖葫芦、新衣、新鲜时蔬等平时经常见到的一众货品,而且有红彤彤的栖霞苹果、绿油油的章丘大葱、橙灿灿的广西砂糖橘、最具绣惠特色的年糕、茶汤、黄家烤肉……一整条街上都是满满的烟火气。

  回村大集

  回村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春秋初期称赖邑。公元前176年(汉文帝四年)建阳丘国,公元前153年(汉景帝四年)设阳丘县,为章丘境内建县之始。清末民初时,河南大街(今回南大街)便已店铺林立。上世纪80年代,回村的加工维修、服装、食品、长途运输、百货副食、生产资料等行业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大街店铺摊位鳞次栉比,市场繁荣。回村现由回北、回一、回二、回东、回南等行政村组成,户籍人口两万一千多人,人口密集,商贾林立,文化底蕴深厚,民俗风物显著,是江北关中地区“第一大村”。

  每逢农历月三、八,热闹的回村大集都会如约而至,十里长街,摊位星罗,各类日用百货、美食好物琳琅满目,好不热闹。在这里,你可以感受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深邃,品尝美食的鲜美和乡土的纯真,放慢脚步聆听岁月长河中的千年故事。

  华家民俗文化

  华家村位于古城绣惠以南,桃花山脚下,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是明清大臣谢尚书、胡督堂、焦兵部的家乡,历史文化悠久。自上个世纪以来,华家村便是有名的民俗文化村,约五分之一以上的村民都不同程度的从事民间收藏,古家具、石槽、书法、杂项、老物件等家庭式收藏众多。后期通过民间收藏与全国各地互通有无,弘扬优良传统文化,让华家村成为了北方有名的民俗文化村。华家村现有二十余家收藏业户,建有华家民俗文化市场,形成了特色的民俗文化一条街。

  绣城社区公益大集

  “爱心汇聚·公益同行”,作为拆迁融合社区,绣惠街道绣城社区融合居民需求与地方民俗特色,创新策划了“公益大集”活动,并于2024年5月和9月举办了两届公益大集。围绕“公益帮”“公益宣”“公益乐”等主题,为社区居民带来了健康生活、家电维修、权益维护、义务理发等走心顺心的便民服务,法律知识、智能手机使用、优生健康、和谐家庭、垃圾分类、医疗保险等政策知识“面对面”宣讲,还有社区居民自编自导自演的文艺演出活动,歌舞、吕剧、快板新说等节目热情洋溢、好看经典。群众参与,爱心传递;共建共享,公益常伴。文明的新风为社区居民送来了温暖、知识和欢乐,让大家在新家园里感受着新民俗。

  藕遇龙虾季

  “藕鱼龙虾季”,探寻古城乡村之美。2023年,绣惠街道施家崖村在村里的白莲藕池里引进了微山湖青虾,亩产成品虾200斤-300斤,每年4月—10月都是收获期,白莲藕一亩地还能产千余斤,实现了一水两用,一塘双收,小龙虾成了村里的“新名片”。2023—2024年,施家崖村连续举办了二届龙虾啤酒节。人影如织锦,“烟火气”满满!活动围绕“龙虾”主题精心设计了龙虾美食、龙虾垂钓、露营烧烤、户外演艺、少儿游乐、文旅集市等多个区域,持续释放“食、游、购、娱、体、展、演”等项目活力,进一步打造绣惠文旅消费品牌,点燃夜间消费新热点,引领古城乡村旅游新风气。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