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臧文博
责任编辑:刘国郁
红陶兽形壶现陈列于山东博物馆,集实用与仿生艺术于一身,是大汶口文化独有的器形。
记者 乔显佳 济南报道
6月16日,2025年文化和遗产日山东省主场城市活动在泰安大汶口遗址博物馆前召开,山东泰安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揭牌。记者参会采访,眼见这方约6000年文明之火不息的热土如今又被推到一个新的高度,不由得感动:这是在最美的土地上开出的最美的文化遗产之花!
山东境内大汶口文化发掘最早始于1959年,被津浦铁路复线施工惊醒。1974年、1978年陆续发掘,延至今天。这块神奇且充满诗意的土地上仍有太多的惊喜等待大家。近七十年来,大汶口走出几代考古工作者。放眼全国,同类遗址的发掘可提至1951年、1952年,在江苏省境内。今天人们对它内涵和外延的认知一再深化,但“泰山——大汶口”成为中国人共同的文化家园、心灵家园。
如今当你踏入这片土地,会不由得心旌摇曳,眼前一座现代化考古遗址公园正在泰安文旅版图上冉冉升起,它出生就混合了现代旅游、历史文化与考古实践等元素。游客既可体验骑自行车、徒步漫游等新潮玩法,在大汶口先民栖息的土地上游目骋怀,也可以钻进由考古专家学术“认证”的大汶口先民“平面四方形茅草屋”,感受一番;既可直观了解当时的“直肢仰面”葬俗,推测一下当时的家庭关系,财富多寡,阶级分化,也可以凑近当年的古窑址,感受白陶红陶黑陶荣光。
乘坐“齐鲁1号”疾驰在津浦铁路上的游客,别忘了俯瞰一下这片热土,正在发掘的考古工地;骑行或自驾走在游路上的游客,在即将穿过铁道涵洞那一刻,别忘了亲近一下遗址公园内盛开的鲜花。
在泰安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之前,山东已有曲阜鲁国故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大运河南旺枢纽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济南章丘城子崖国家考古遗址公园3处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此次“+1”,不仅让山东的国字号遗址公园的阵容更加壮硕,在文旅融合发展方面达到新的程度,也让现代旅游的供给体系更加丰富。它是山东文旅产业又一创新实践,将旅游的全方位刺激提到新的高度、深度。对此成果,广大游人自然应该快乐地接受并体验。
全新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大汶口国家考古遗址公园证明,历史不仅是连续的、是活着的,而且是有温度的。今天的你我不仅在血脉上与大汶口先民相连,在文化上、心理上、情感上也是一脉相连。全国各地的游客,无论你来自东、南、西、北,都很难说完全离开大汶口文化的影响,你心底漾起的任何涟漪,必定是其文化力的投射。
一面是新一代考古工作者正在发掘工地上挥铲,循序揭开历史的文明密码,一面是崭新的大汶口遗址博物馆、房址展示区拔地而起,展示文旅融合发展新姿;一面是近七十年、几代考古人接力,令大汶口实际成为“考古圣地”,一面是纷至沓来的四方游客,到此享受遗址公园旅游带来的欢愉,心驰神往遥想祖先的生活……
初审编辑:臧文博
责任编辑:刘国郁
为进一步优化道路空间资源、提高通行效率,凤鸣路(经十路-港九路段)的快速公交专用车道将改造为社会车道。目前,交管部门已在部分路口安装了标识牌,提醒市民“直行可借用BRT车道行驶”。[详细]
会议聚焦市委、市政府“项目提升年”中心任务,面对面倾听各部门、企业和区县在重点项目推进过程中的相关诉求,系统宣讲自然资源和规划部门支持项目建设的各项政策举措,进一步凝聚共识、精准发力,为全市重点项目落地提供更加坚实的支撑。[详细]
在济南加速迈向“强省会”的宏伟征程中,一座城市的能级跃升,既需要战略擘画的远见,更需要坚实有力的“合伙人”来共同筑梦。[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