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陈凤祁
责任编辑:高娜
2025年10月16日是第45个世界粮食日,这一周也是全国粮食安全宣传周,主题是“粮食节约 人人有责”。粮食的归仓之路,充满了挑战。这个秋天,山东遭遇了罕见的连阴雨,全省降雨量为1951年以来历史同期最多值。今年的秋收秋种形势严峻,玉米难收,小麦难种……就在这片齐鲁大地上,一场与时间赛跑的“抢收战”正火热展开,雨再大、农田再泥泞、困难再多,我们也要把粮食抢回家。
面对积水严重的农田,山东各地迅速行动,加大排水力度,全省立即调配3.1万台排水设备,13.7万亩积水农田基本实现“积水即排”。在临沂,大型机械昼夜不停疏通沟渠,农技人员现场指导,虽然地里泥泞得能捏成团,但排涝抢种的脚步从未停歇。专家现场指导,农民们干劲十足,确保每一粒种子都能按时下地。
玉米收割遇阻?山东人自有妙招——履带式收割机开进泥泞田地,智能烘干设备24小时运转,1800个粮食产后服务中心敞开大门。从高唐县的防雨玉米囤,到临清市的统购统烘,再到遍布乡村的公共晾晒点,真正做到了“颗粒归仓”。
截至10月中旬,全省秋粮收获已过六成。从种粮大户到合作社,从农技专家到普通农户,大家都在用行动证明:不管天气多恶劣,山东都有能力、有智慧守护好我们的粮食安全!
有人说,种地是靠天吃饭。但在今天的山东,我们看到了另一种可能,假如天不帮忙,那人要更努力。所有人拧成一股绳,能抢一亩是一亩,能保一粒是一粒。正所谓风雨中见担当!这个秋天,让我们为所有奋战在秋收一线的山东人点赞!
(海报新闻编辑 冯浩)
初审编辑:陈凤祁
责任编辑:高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