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晖
11月1日,晨光初露,淄博原山层林尽染,一场以镜头为笔、以生态为墨的光影盛会在此拉开帷幕。由大众日报淄博融媒体中心、淄博市青年摄影家协会与淄博原山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主办的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20周年——淄博原山摄影、短视频大赛集中采风活动,在原山三大景区同步展开。来自全省各地的摄影家、短视频创作者及媒体记者齐聚于此,共同开启了一场探寻原山金秋生态之美与人文之韵的创作之旅。
采风团如月湖合影
采风团聚焦原山石海
晨光启程:光影与生态的美丽邂逅
清晨七时,原山白石洞景区入口已是人头攒动。摄影爱好者们肩扛“长枪短炮”,短视频创作者手持稳定器,无人机在空中盘旋待命,各类专业设备在晨光中熠熠生辉。秋意虽凉,却难掩参与者的创作热情,大家精神饱满,期待着用镜头捕捉原山最美的秋日画卷。
主办方代表表示:“期待通过这次采风活动,让大家亲身感受原山践行‘两山’理念的丰硕成果,用影像讲述原山动人的生态故事。”简短仪式后,采风队伍按照精心规划的路线,分赴三大景区展开创作。
白石洞银杏树
千年古韵:白石洞的金秋交响
采风首站来到白石洞景区。千年银杏树下,金黄的叶片如羽如扇,与漫山遍野的红叶交相辉映,构成一幅绚丽的视觉画卷。摄影者们或仰拍古树与蓝天的对话,或俯拾落叶与光影的共舞,从不同视角记录这场跨越时空的生命礼赞。淄博高新区老年大学(鲁中晨报老年大学)纪实摄影班资深摄影师袁聿林感叹道:“这棵千年银杏不仅是自然奇观,更是原山生态保护的生动见证,每一片叶子都在诉说着生态文明建设的故事。”
湿地生灵:如月湖的生态画卷
上午10时许,采访团转至如月湖湿地公园,湖光山色与成片银杏林相映成趣。白天鹅、黑天鹅在湖面优雅游弋,白鹭翩跹起舞,羊驼、环尾狐猴、猕猴等动物与秋景和谐相融,为创作者提供了丰富的拍摄素材。视频剪辑爱好者李兰香兴奋地表示:“这些生动的画面正是‘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最直观的体现。”
在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盛放的粉黛乱子草形成一片浪漫的粉色海洋。创作者们运用无人机航拍、人像特写等多种手法,展现生态治理与人文精神交融的独特景致。
如月湖银杏林
原山艰苦创业教育基地的粉黛乱子草
历史回响:国家森林公园的秋日诗篇
午后,采风队伍深入原山国家森林公园。爱晚亭畔,红叶如霞,映衬着古亭飞檐;泰山行宫前,肃穆的银杏与古朴建筑在秋光中更显庄严。沿着秋叶铺就的石径,摄影者们登临齐长城遗址,触摸历史的厚重,感受秋日赋予古老边关的苍茫意境。在北国石海,嶙峋奇特的石灰岩地貌在秋阳下展现出别样风骨,创作者们巧妙运用光影,捕捉地质奇观与秋色共构的壮丽画卷。摄影爱好者孙淑华表示:“这里的每一处景观都在诉说着生态保护与历史传承的故事,是绝佳的创作素材。”
采风团成员正在摄影
原山红叶红了
光影见证:用影像传递生态理念
整个采风过程中,参与者们全情投入,不时交流拍摄技巧,分享创作心得。大家用专业的视角和细腻的感知,生动记录着原山的生态之美。多位创作者表示,这次活动不仅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更让他们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了更深的理解。
据悉,本次采风活动中创作的优秀作品将自动纳入大赛评选,获奖作品不仅可获得丰厚奖品和荣誉证书,还将通过主办方官方平台及合作媒体进行重点推广。
此次采风活动通过影像的力量,生动展现了原山在生态保护、绿色发展方面的显著成就,不仅为创作者提供了展示才华的舞台,更成为传播“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重要载体。随着夕阳西下,采风活动圆满落幕,但用镜头记录生态文明建设的脚步永不停止,这场光影与生态的对话将在更多创作者的作品中得到延续。
(大众新闻·鲁中晨报记者 王兵 邹长永 张震 通讯员 高志哲)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姜晖
当下,盘活老城核心区闲置资源,“老破旧”成了城市更新里“啃不动又绕不开”的硬骨头。城市更新,钱从哪来?如何打通壁垒,让闲置资产创造更大价值?[详细]
据了解,济南市法定供热期为每年11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同时,根据气候变化,济南热力公司会按市政府要求提前或延长供暖时间。[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