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生说丨“春捂秋冻”是否科学?秋季养生应注意这些问题

2025-11-04 09:44:47 来源:  作者: 钮晶

  海报新闻记者 钮晶 潘雯 济南报道

  秋季气温渐降,天气干燥,心脑血管等疾病发病率上升,那么,秋季该怎样养生,预防该类疾病的发生呢?秋季养生该注意哪些问题?俗语说的“春捂秋冻”是否科学呢?欢迎收看今天的《养生说》,我们邀请到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内一科主任、博士生导师孙灵芝教授,来谈谈秋季养生的问题。

  养阴不忘敛阳

  养生应顺应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规律,秋季养生应以滋养收敛为原则,滋阴不忘敛阳。秋季昼夜温差大,气温忽高忽低,俗语说“春捂秋冻”,应掌握好尺度,适度的冷感可以提高人体的抗病能力,但过于暴露于冷空气中很容易诱发感冒、心脑血管、面瘫等疾病,热胀冷缩,过于的寒凉也会加重帕金森患者运动障碍。早卧早起,作息规律,以晚9-10点入睡,早5-6点起床为宜。早卧以顺应阳气收敛,早起以保持肺气通畅。

  养肺与养肝并重

  秋季与肺相应,秋天宜收不宜散,饮食方便应多酸少辛,适当多食酸味果蔬,如西红柿、枇杷、柠檬等。中医认为,酸甘化阴,同时多食用梨、银耳、百合等甜品以利于滋润肺阴,少食葱、姜等辛辣之品,以免耗伤肺阴。肝气在秋天容易受到抑制,肝气郁滞容易出现情绪低落、气血失调的现象。多酸少辛的饮食原则同样适应于养肝。

  注重“形与神俱”

  秋季人们容易出现“悲秋”的情绪,保持乐观的心态,多运动、多交流、保持心情愉悦。

  适度导引

  施行适宜的养生术,传统导引如太极拳、八段锦、易筋经、五禽戏等,以及按摩、吐纳、咽津等调神健身的方法。站立不稳的患者可以练习坐式八段锦、手指操、足踝运动等力所能及的锻炼。道法自然,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中医养生讲究“天人合一”。秋冬季节,应顺时顺势,养阴敛阳,形神俱养保健康!

初审编辑:胡玥姣

责任编辑:辛然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