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近日,山东建筑大学交通工程学院近期组织师生党员赴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开展“重走来时路,沂蒙情永驻”寻访红色记忆活动,感悟沂蒙精神,砥砺新时代交通青年以红色文化为线,牵民生之本,织文化之网,铺前行之路。
红心绣红线,牵连“民生之本”
从几十年前的战毁山村,泥泞土路,到如今的红色基地,柏油马路,一番建设变新天,一条道路换新颜。民生之路,由交通人铺设,源自为民服务的红心,通向现代化的社会主义强国。团队成员了解到孟良崮山区曾道路崎岖,山石峥嵘,如今随着交通强国建设推进,实现了“人享其行、物畅其流”。师生党员在实地考察孟良崮的地形地貌过程中,也深刻感悟到了“逢山开路、遇水架桥”的交通精神,交通科技创新实力稳步提升,交通青年综合素质不断增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一颗赤诚红心绣成条条红线之路,惠及沂蒙地区,以交通之发展夯实民生之本。
红线串红文,书写“革命事迹”
师生党员在参观学习的过程中被革命先辈的气魄所折服,现场朗诵了《孟良崮大捷》一诗,同时了解到解放军的胜利将七十四师钉在耻辱柱上,也让沂蒙人民从水深火热中解放出来。党群同心的故事早就开始,不论是抗日战争还是解放战争时期,沂蒙人民就与党的军队有着血肉联系。其中沂蒙红嫂的故事被人广为传颂,她们战时输送物资,充当联络站。在最后,队员们手写“重走来时路,沂蒙情永驻”,并在长卷签名,作为新时代交通青年矢志交通强国建设的郑重承诺。红色的血液永远流淌在交通人身体里,红色的文化永远镌刻在沂蒙大地上。
红线绘红篇,成就“精神谱系”
沂蒙精神是党和国家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有中国共产党人伟大精神的共性,也有沂蒙地区的地域、时代和历史文化赋予的鲜明特色,其基本内涵为“党群同心、军民情深、水乳交融、生死与共”。在展馆外,师生党员面向党旗庄严宣誓,铮铮誓言深刻诠释践行沂蒙精神;传承沂蒙精神的齐声诗朗诵,真挚热切地表达了新时代交通青年不忘本来,面向未来,善于继承,更好创新的拼搏之志;“重走来时路,沂蒙情永驻”的百米签字长幅上,郑重签下的名字,许下的是青春许国、志恒交通的豪言壮志,允诺的是深刻践行沂蒙精神,迸发新时代交通新力量的远航之志。
重走来时路,沂蒙情永驻。此次活动的开展,进一步引导团队成员深化“强国建设,交通先行”的专业理念,强化队员对以伟大建党精神为源头的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文化认同,发扬青年团员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在交通强国的建设道路上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美好生活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通讯员 傅敬文 张硕 王晓华)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