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
近日,在中共济南市全面依法治市委员会办公室下发的《济南市法治人才库名单》里,全市法院系统入选的7名法官中,市中区人民法院兴隆法庭庭长张来安名列其中。据了解,张来安2001年在山东大学毕业后,进入市中区法院工作。24年来,他扎根基层、默默耕耘,从一名大学生成长为全市审判战线的“行家里手”和优秀法治人才。
他通过几十年在基层的司法实践,自创摸索的“热心、诚心、耐心、细心”“听清、查明、适法、良知”“四心八字”工作法,带动全区法院系统的诉前调解、审结、执行的高效率,所经办已结审的5000余件民商事案件,实现了所办案件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三统一。
记者了解到,市中区处于济南市南部,几个基层法院都在农村山区或城乡结合部、城郊结合部,服务对象大都是农村村民、村居居民或者进城务工人员、个体经营人员等,所经手案件也都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小案,有的农民为了打官司,甚至翻山越岭走了十几公里来到法庭。面对一个个淳朴的农民群众,为了一垄地、一棵树、几只鸡,争一口气、评一份理不得不来到法庭寻求法律的公平,张来安像对待自己父母长辈一样,始终用五个一服务(一个微笑、一声你好、一个请坐、一杯热茶、一声再见)对待每一个案件双方当事人,因为他心理始终装着“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的目标开展工作,因此,十几年下来,他对民商事案件审判工作积累了相当丰富的经验,审理很多类型新颖、案情复杂的案件,都有了较强的证据分析认定能力及释法说理的能力,很快成为业务骨干,案件审结数量、质量、效率得到领导和同事们的广泛认可。也赢得了辖区内人民群众的认可,大家有冤愿意找他诉,有官司愿意找他打,有事到找小张,成为基层法庭的一张靓丽的“民生名片”。
待人以诚是做人的本分,也是张来安20年来在基层法院实实在在、诚恳工作、默默奉献工作态度的真实写照。
面对审判工作中出现的复杂问题,从最有利于缓和冲突、化解矛盾、提高效率、减少诉累的角度出发,加大调解力度,丰富调解艺术,能调则调,当判则判。先后处理过涉大批量职工的劳动争议案,涉村居大范围拆迁的房屋买卖合同案,经过严谨细致的调查和规范的庭审,依法合情合理的作出处理,最终圆满化解矛盾纠纷。起到了处理一案带动一片的积极效果,维护了职工和企业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维护了辖区的社会稳定。
张来安在陡沟法庭工作期间,他带领审判团队,充分发挥人民法庭在社会基层治理中的作用,优化人民法庭功能设置,努力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特别是在参与社会管理创新方面,他带领法庭同志们广泛开展“送法进村居”活动,翻山越岭,适时进行法律宣传咨询,将家长里短生活类纠纷开在田间地头,把法揉进生活中,把法律送到集市村庄,把调解工作做到广大群众心头。在一起农村土地承包侵权案中,为彻底解决纠纷并有效进行法治宣传,他决定到承包地所在位置开庭审理此案,并司法联络员和村委会组织村民到场旁听庭审。在田间地头,一场庄重的庭审正式开启,经过充分的法庭调查吃透案情后,张来安进行耐心细致的释法说理,并推心置腹地帮双方分析利弊,最终,原、被告双方握手言和,友好确定了地界,一场争执多日的邻里纠纷就此划上了圆满的句号,实现了案结事了和法制宣传的双重功效。奉献赢得荣光,他和他的队伍载誉归来:2022年9月,中共山东省委、山东省人民政府联合授予陡沟人民法庭为山东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通讯员 李冬华 董广坤)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