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火北坦:最抚凡人的活力聚变

2024-12-05 12:47:00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港宁

  大众网记者 赵港宁 济南报道

  在城市的脉络深处,总有几处所在,宛如时光的琥珀,静静封存着最为质朴且浓烈的人间烟火。济南市天桥区的北坦街道正是这样一方独特之地。岁月的辙痕与现代的光影在此交织、碰撞,共同编织出独属于北坦人民的生活长卷,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每一帧都散发着迷人的温度。

  12月4日,由大众网・海报新闻精心筹备、重磅推出的《济南镇街高质量发展——书记观察》节目,邀请到天桥区北坦街道党工委书记李超来到演播室。一场聚焦北坦街道高质量发展的深度对话缓缓拉开帷幕,共同探寻北坦街道在新时代浪潮中砥砺前行的发展密码。

  访谈期间,李超书记不仅与主持人进行了亲切而深入的交流,还与专家学者围坐一堂,共话北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一个平日里或许未曾被我们全然洞悉的北坦,逐渐清晰地呈现在眼前。

  这座被大家亲切称作“烟火北坦”的地方,究竟在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上展开了哪些独具匠心的实践?又是凭借怎样的努力,交出了一份份令人瞩目的答卷?今天,就让我们一同走进北坦,去探寻那些隐匿在市井街巷之中的人间烟火背后的故事,去感受这座老城区街道在时代浪潮中焕发出的别样生机与活力。

是美食,更是产业双融互促的“基石”

  美食,宛如一座城市的心灵密语,它跨越山川湖海的浩渺辽阔,最终在唇齿间的轻触与摩挲中,诉说着岁月的悠长故事,镌刻成人们心底最难忘的集体记忆。

  北坦美食街,便是这记忆的绝佳承载地。

  踏入此街,仿若踏入一座美食的大观园,琳琅满目的招牌在眼前闪烁,空气中弥漫着各种诱人的香气,交织缠绕,撩拨着每一位行人的味蕾。

  北坦美食街深入挖掘地方特色美食文化,引入众多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美食和老字号商家,举办的美食文化节热闹非凡,净香园、干炸里脊、酥锅、栗子不仅让本地居民大饱口福,更吸引了无数游客慕名而来,成为城市美食新地标,带火了周边商业氛围。

  “古邑逢春绽华韶,旧基新筑韵千条。”北坦街道虽地处老城区,却巧妙地将历史沉淀转化为经济发展的深厚根基,积极探索出一条融合传统与现代的特色经济发展之路。各类经济指标持续上扬,彰显出强劲的发展势头。

  李超表示,北坦街道精心谋划“一圈两楼三产业”战略蓝图,成为区域经济腾飞的关键密码。

  “一圈”的打造,北坦美食街和眼镜市场等商业综合体焕然一新。

  “两楼”明湖广场和银座好望角在街道的精心培育下,吸引了大量金融、科技、文化创意等多元化企业入驻。街道贴心地为企业提供全方位服务,从政策解读到人才对接,从市场拓展到创新支持,助力企业茁壮成长,使其成为拉动街域税收增长的强劲动力源。

  “三产业”,构建起高端现代建筑、传统餐饮商贸、电力行业协同发展的创新产业体系。以电力行业为例,街道积极促成山东格瑞德设计咨询有限公司、山东卓尔达电气工程有限公司等十余家企业组建行业联盟,通过资源共享、技术交流、联合研发等深度合作模式,推动电力行业向高端化迈进,逐步成为辖区经济的龙头支柱,为整体经济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在高端服务业发展进程中,北坦街道精准发力。北坦美食文化主题街区在引入特色美食商家的同时,不断优化街区环境,打造集休闲娱乐与文化体验为一体的消费场景。

  “明湖广场一刻钟便民生活圈”的建设,更是让居民在享受便捷生活服务的同时,促进了消费提质升级,为高端服务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

是社区,更是民生福祉汇聚的“港湾”

  李超介绍,北坦街道以老旧小区居多,面临着老年人、困难人群、双职工家庭数量众多,而适老、适幼、适困资源相对匮乏的“三多三少”难题。

  街道以民生为导向,创新服务模式,整合各方资源。针对困难群体,以生产路社区的天和新居小区为例,这一济南市首批廉租房小区内的348户低保、残疾等困难群众成为街道重点关注对象。街道巧妙运用“慈善、自治、互助”模式,以小额慈善基金撬动大民生改善。年内成功募集近11万元慈善基金,顺利推动“幸福家园”工程、路灯“荧光项目”等落地实施。

  聚焦“助残”,建成全区首批残疾人之家,借助“爱之翼”公益创投助残项目,为残障人士提供贴心服务,从辅助器具申请更换到上门康复医疗、心理疏导,让每一位困难居民都能感受到关爱与希望。

  聚焦“看娃难”痛点,街道联合市、区“双报到”单位,创新设立“一米心愿树”和“心愿箱”,精心举办青少年非遗传统文化特色课程,将“家门口的托管”变为现实。

  聚焦“老年群体”,街道在推进社区综合养老服务中心建设的基础上,打造“枫叶大篷车”、手工串珠义卖、春舒棉被工作室等公益志愿载体。北关社区也因此荣获全国老年示范性友好型社区并入选山东省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典型案例,成为老年友好型社区建设的标杆。

  聚焦“侨胞”。华黎社区作为侨胞侨眷聚居地,街道充分发挥全国优秀侨胞之家及全省首个侨胞之家的优势,拓展提升为侨服务水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各侨眷侨企积极参与社区志愿服务与慈善活动,累计参与义务巡防、文明宣讲等志愿服务300余次,组织救灾助学等慈善活动20余场,捐款捐物50余万元,华黎花园小区也因此荣获多项荣誉,成为社区治理的典范。

是网格,更是精细治理编织的“脉络”

  北坦街道深知基层治理是构建和谐社区的基石,积极探索创新治理机制,将“一站式”矛调中心和“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作为重要抓手,用创新“画笔”精心描绘出一幅和谐有序的社区画卷。

  基于对传统“接诉即办”机制的深入反思与实践经验总结,街道创新性地构建了街道网格化“4565”工作机制,即“四级架构、五项制度、六步流程、五色服务”。

  网格员们如同社区的“移动探头”,每日穿梭在大街小巷,按照“每日一巡查、每月一调度、每季度一总结”的工作节奏,精准实施“采集—建档—受理—处置—反馈—结单”六步工作流程,将矛盾纠纷化解从“被动受理”转变为“主动服务”。

  以街道“一站式”矛调中心规范化建设为契机,街道着力提升矛盾调解预警预判、就地化解、基层吸附“三个能力”,搭建起居民诉求解决的“绿色通道”,真正实现从“接诉即办”到“未诉先办”的转变。

  年内常规性12345热线交办件受理同比显著下降33%;累计开展矛盾纠纷隐患排查700余次,受理矛盾纠纷案件120多起,调解成功率近九成,获评全省平安山东创建表现突出的乡镇(街道)称号。

  “365志愿时光”服务项目是北坦街道基层治理的又一亮点。面对楼院开放分散、群众需求多样的挑战,街道探索出党建引领社区互助的新路径。

  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首先通过聚合力量,夯实“党建+网格”志愿服务基础。创新党员“五色”分类管理,依据兴趣、特长、居住区域建立“特色支部+特长党员”工作机制,科学设置11类网格志愿岗,引导党员群众主动认领岗位,积极参与志愿服务。

  实现“党建+公益”专业服务共享。街道整合辖区企业、社会组织、红色物业、省市双报到单位、区直部门等五大主体资源,聚焦不同人群需求,引入近40家专业社会组织和医疗机构,为居民提供医疗、养老、送餐、保洁、出行、培训等六大类公益服务。

  建立健全志愿服务“付出—积累—回报”机制,采用“存储+兑换”的双向储蓄与兑换模式,形成长效化公益互助体系,激发了居民参与志愿服务的热情。

  最后,提升“党建+共建”全域共治效能。依托“资源、需求、项目”三张清单,推行“五社联动”治理模式,定期召开联席会,协调解决难题,增强各治理主体间的联动协作。通过这些举措,引导发动共建单位、志愿者队伍广泛参与基层治理1600余次,服务群众9万余人次,实现了爱心与服务的“双向奔赴”,打造出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在“三圈”融合推动党群惠民方面,北坦街道同样成效显著。

  通过商居联建,打造红色商贸“一条街”。成立“红色楼宇管家”,构建“商居联盟”,以网格议事、分类施治的形式,促进商居互动。商户们在党组织引领和党员带动下,主动认领安全生产、诚信经营等治理微项目,形成了良好的商圈治理生态,街道整洁有序,商业繁荣兴旺。

  通过结对共建,推进资源下沉“多路径”。健全完善街道全域党群联席会议制度,与鲁商集团等13家驻区单位党组织达成共建意向,开展“微心愿认领”等共建项目11个,解决泉城书房供暖、北坦美食街沿街整治等民生微实事百余件,构建起“一核多元”的社区治理共同体,让居民切实感受到驻区单位的关怀与支持,社区与驻区单位联系更加紧密。

  通过多网融合,点亮基层治理“满天星”。整合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便民超市、低幼托管等资源,推进“幸福直播间”“社区夜校”“家门口的托管站”等特色项目,搭建“一刻钟服务圈”

  北坦街道就像一本丰富多彩的书籍,每一页都写满了它在高质量发展道路上的努力与探索,每一个故事都彰显着它对人民美好生活的执着追求。

  从经济发展到民生保障,从基层治理到社区建设,北坦街道用实际行动诠释着“烟火北坦”的独特魅力与无限活力。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北坦街道办事处

初审编辑:张兴华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