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劲”吹实干风,产业高地新城圣井踏响新程

2024-12-20 10:29:12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谢玮

  大众网记者 谢玮 济南报道

  12月19日,大众网·海报新闻《济南镇街高质量发展——书记观察》第七期节目邀请到章丘区圣井街道党工委书记李子奇做客演播室,共话圣井街道的高质量发展。

  访谈过程中,通过与专家学者座谈、与主持人对话,我们得以看见一个不一样的圣井。作为济南章丘区的一个重要片区,圣井街道凝心聚力抓项目、全力以赴拼经济、蓄势聚能谋发展,蹚出经济社会振兴发展新路子。

  中华文化缩影,危山圣井传千古

  高耸危山,临新城而雅望;大观圣井,沐实政之新风。

  圣井街道位于章丘最西部,因“章丘八大景”之首的危山圣井坐落于此而得名。

  尽管圣井危山海拔只有205米,但发生在此地的历史却源远流长。

  在这片神圣热土上,融汇了远古文化,先秦文化,两汉文化,魏晋文化,唐宋文化,明清文化以及圣井独具特色的圣水文化,忠孝文化,庙会文化,名士文化等丰富的文化资源,是中华五千年文明史的一个精致的缩影。

  据出土文物考证,危山地区早在五千年前的龙山文化时代,就有先民在这里繁衍生息。商周时期,鸡鸣山脚下的陈家与李福一代制陶业和铸造业就非常发达,出土的青铜器精美细致。

  两汉时期遗留的平陵王墓,东省汉墓,毕杨汉墓彰显了当时的帝王文化。

  孟阿窑厂出土的唐三彩,青花瓷残片证明唐宋时代先进的工艺 技术,有的瓷片上留有王羲之的笔迹墨宝。

  元代虽然历史短暂,但在东姚的元代古墓群和山后寨的元代佛塔都留有丰富的文化遗存。

  明代张家的进士搂,李开先花园,南栗园的齐家古楼和张乙郎村的大圣寺,湖广院村的圣泉寺都显示多元化的历史文化。

  清代的文化遗迹随处可见,现存危山的两通古碑,有清代康熙元年(1662)《创建危山王母宫记》为章丘知县张偀撰文,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

  ……

  而今,圣井作为章丘融入济南主城区的前沿阵地,锚定“领跑者”目标定位,牢牢把握济南东强、章丘西进等战略机遇。新城圣井正迎着机遇,以开放的姿态拥抱世界,以务实的行动践行梦想,勇往直前,书写属于自己的辉煌篇章。

  先贤名士薪火相传,群星璀璨协同共治

  危山之巅,圣井之畔,文脉犹如细水长流,绵延不绝,穿越历史的风尘,见证着岁月的沧桑。

  自古以来,圣井不仅有自然之美,更有人文精神的寄托。无数先贤名士在此留下足迹,他们的精神如同圣井之水源远流长,激励着后人不断前行;他们的思想在危山圣井的见证下,代代相传,生生不息。

  抗倭名将、敕封孝子,一段段佳话道出圣井人深植于心、践之于行的爱国爱家、朴实善良的优秀品格。从20年前的山后寨乡,到10年前的圣井镇,再到如今强势崛起、未来大有可为的活力新城,一代代新老圣井人艰苦奋斗,奋楫争先,趟出了一条属于圣井的高质量发展道路。

  危山圣井,作为中华文化的一个缩影,见证了无数先贤名士的辉煌与成就,也承载了后人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人才是发展的第一资源。2016年山东大学龙山校区正式选址落户圣井,占地面积近8000亩,致力打造国内最大单体校园;山东财经大学、山东外事职业大学等一系列优质学校入驻圣井,点燃“人才强引擎”,展现“科创驱动力”,铸就“产业新高地”,实现高校和新城的“双向奔赴”,广大青年英才在此筑梦起航,展才华竞风采。

  抓项目强产业,经济建设量质齐升

  巍巍泰岳之北,浩浩黄河之南。圣井在济南市“东强”、章丘区“西进”的战略号角声中,渐步“零距离”融入十五分钟“省会经济圈”,桥头堡、主阵地的地位日益凸显。

  圣井地理位置优越,东靠绣源河,向西零距离对接济南高新区,经十东路、世纪大道横穿东西,绣源河、潘王路纵贯南北,15分钟可达章丘高铁站,济南大东环、山大南等高速口,30分钟内直达遥墙国际机场、济南东高铁站,轨道交通8号线建设如火如荼,5个站点辐射全域,全方位融入省会15分钟生活圈。

  聚焦经济建设“主战场”,圣井在构建高质量发展新格局的征程中冲锋在前、扛责在肩。现有省市区重点项目12个、在建项目43个,固定资产投资、建安投资、限上销售额、地方财政收入等指标贡献率位居全区前三。近五年,年均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规上工业产值50亿元以上。

  江河智造、山能智城、蓝海领航、安莉芳等众多知名企业星罗密布;粤鲁电商、紫缘香草园、绿创番茄科技小院等乡村振兴项目勇立潮头。

  圣和、圣福、圣祥、圣来、圣泰五大安置区,万数群众回迁入住,干群同心,携手点亮“幸福家园”。这些看得见的变化,都是圣井人辛勤耕耘的结果。站在这里,圣井华丽转身,迈入发展高点、“一览众山小”。

  打造“新气象”,共享发展成果

  从城郊小镇到美好新城,一项项基础工程,一场场变革创新,圣井的“新气象”让圣井群众增收致富更有底气,让圣井城乡面貌焕然一新。

  今年以来,圣井高标准提升基础设施,全方位、一体化推进基础配套设施提档升级。修建“户户通”35万平方米、污水管网33000米,完成改气7410户、改厕1682户,投资1亿元建设圣井中心幼儿园,投资3亿元推进东巨野河综合治理、云湖水厂圣井配水厂建设,在23个村、1个村改居社区实施城乡供水水质提升工程,五大安置片区全部完成交付,总建筑面积220万平方米,1.6万回迁群众的“安居梦”照进现实,可感可及。

  农业农村工作,说一千、道一万,增加农民收入是关键。

  圣井街道巧用市场化思维打出置业合作、产业发展、资源盘活组合拳,完成甄上村“一员三权,多证合一”试点改革工作,成为全国第一个颁发集体经济合作社证书的集体组织。

  今天的圣井以科技赋能、文化赋能助力农文旅融合发展,国家级生态小院、生态农场盛泉生态园硕果累累、瓜果飘香,国家3A级景区、省级农业旅游示范点紫缘香草园花香四溢、浪漫满满;安莉芳集团山东总部以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级绿色工厂的殊荣,开发了产品游、工业游、休闲游等精品路线,是极具特色的工业研学示范基地。

  打造以黄土崖村民宿、南栗园村“一分田菜园”等为代表的“样板矩阵”,拓展村集体增收新路径。

  惠民生优服务,新城治理提档升级

  以“农村基础设施提升年”为契机,圣井街道强化硬件建设,提高承载能力,利用上级资金1600万元实施24个村的城乡供水水质提升工程,让“优质水”“放心水”惠及民众、润泽城乡,加大电动车棚、充电桩等公共设施建设力度,泰悦盛景、碧桂园等4个社区新建车棚32个,新增充电桩端口1000余个,有效缓解电动车充电难题。

  树牢“以空间换服务”工作理念,泰悦社区打造圣井首个城市社区嵌入式综合体,让近1700平方米社区综合服务设施用房在资源置换中“兑现价值”。诺贝尔社区积极探索“社区合伙人”机制,组建共建商圈,加力建设黄旗山二号路“红色街区”,新设共建花园、便民服务中心等8大为民服务阵地,惠及群众1000余人次,15分钟便民生活圈全面优化提升。

  盘活现有资源,圣祥村党群服务中心综合体打包出租,建设粤鲁电商产业园年底投入使用,村集体三年收益255万元。深化村企共建,依托“党组织+合作社+劳动力+企业”双向派单模式,推动610人到重汽、安莉芳、江河等园区企业就业,月均收入约5000元。

  催人奋进的号角已然吹响,新的圣井故事起笔开篇。在现代化强区新征程上,新城圣井将永葆绝对忠诚之心、坚定赶超跨越之志、坚守执政为民之本,为更加美好的明天拼搏奋斗。

初审编辑:谢玮

责任编辑:张娜

相关新闻
推荐阅读
  • “桥”见未来 “城”载梦想

    12月23日,由济南城市建设集团投资建设的济南黄河大桥主线、济南黄河齐鲁大桥迎来通车“满月”的日子。济南黄河齐鲁大桥为西城居民提供了更多跨河出行方案。济南黄河大桥新桥与二环东高架路、零点立交相连,成为连接济南新旧动能转换起步区与老城区的南北向主干道,设[详细]

    12-24 09-41济南日报
  • 济南开埠博物馆揭面纱

    12月23日,记者在济南老商埠的中山公园北门西侧看到,11月中旬开工建设的济南开埠博物馆进展迅速。目前建筑主体已经建成,屋顶的红瓦和外墙红色瓷砖铺装到位,外层的施工防尘网逐步拆除,整个建筑的外貌已经初步显现。东邻的中山公园老北门也同时进行装修改造[详细]

    12-24 10-06舜网-济南时报
  • 历下区南门大街1号,“济南剧院”原址回归!

    近日,有网友发文表示 济南市历下区南门大街1号,正在建设当中的山东韩美林艺术中心建筑外墙上正在安装“济南剧院”的字样。相关消息引发市民热议,“济南剧院要回归了?”对此,记者作了探访。12月23日,记者在项目施工现场看到,几台吊车及机械设备正在作业,工人们正[详细]

    12-24 10-34齐鲁壹点
  • 邂逅趵突泉畔“李清照”,沉浸式体验“误入藕花深处”

    12月24日,在趵突泉畔濯缨池中,一位面容婉约温柔,装扮清新脱俗的“女子”乘坐一只小舟,“跃然于水上”。据悉,该灯组为即将亮相济南第44届趵突泉迎春花灯会的“如梦令”灯组。第44届趵突泉迎春花灯会制作执行人员何远盛介绍,“如梦令”灯组长12米、高5米,元素包涵[详细]

    12-25 09-41齐鲁壹点
  • 河以发展 向圈求质!济南都市圈沿黄发展提质增效

    山东省第一条跨黄河有轨电车路线加速建设,黄河下游绿色生态廊道延绵800余公里,济南规划跨黄桥隧将达到34处……济南都市圈上升为国家级战略,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实施5年来,圈内以“河”为媒,跨河兴业,持续推动新旧动能转换,做好基础建设[详细]

    12-25 09-35舜网
  • 点亮城市IP,让“一年四季·泉在济南”落地入心

    济南因泉而建、伴泉而生,“名泉明湖”自古就是泉城的名片。进入新发展阶段,围绕市委市政府“加快建设文化强市,打造世界泉水之都、文化旅游名城”部署要求,市委宣传部创新提炼“一年四季·泉在济南”城市IP,让一泓清泉涵养百业、托举繁星,并创建“地上之城泉城、[详细]

    12-25 09-29济南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