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帆
这两周,济南各区县都陆续召开了新春开工大会,跨越南北、无论西东,主题各有侧重。
锐始者必图其终,成功者先计于始。
当春天刚刚拉开帷幕,在历下区“项目提升年”工作推进大会擂响战鼓后,这片总面积100.89平方公里,仅占济南市土地面积1%的“寸土之地”,已经开始谋划新一轮的“生金策略”。
向空间要效益,“三区”发展春笋拔节
在发展格局建设方面,历下区一直算的都是“长远账”。无论是中心城区,还是新兴区域,如何撬动更多的“生金机会”在这里出现,必定是今年首要考虑的问题之一。
当前“一轴三区多园”城市发展新格局是历下加速城市更新、助推产业跃升的“主战场”。其中,“三区”协同发展占据着重要分量。
具体如何协同?全区“项目提升年”工作推进大会是这样要求的:
古城片区要彰显“新风采”,创新推出一批体现泉城自然风貌、文化特色和历史传承的优质项目;
中央商务区要展现“新活力”,在项目建设、招大引强、经济发展、管理服务上挑大梁;
历下经开区要实现“新跃级”,深耕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大健康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谋划布局生命科学、低空经济等未来产业,推动工业规模持续增长、工业结构转型升级、数实融合走深走实,努力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
以上三点足以看出“三区”发展统分结合、各有侧重。
明府城片区是“历史名城”,它的“新风采”,一定是落脚到古城更新下的文旅品质提升。
除了加快将军庙历史文化街区改造、完成50处院落修缮,历下今年还将重点放在“打造高质量商业业态”上,不仅做好泉城路商圈提升,启动智慧商圈二期建设,还将联通泉城路、县西巷、舜井街等纵横“商脉”,加大品牌首店、旗舰店招引力度。
CBD是“现代之城”,它的“新活力”,绝不仅是外表看到的高楼大厦拔地而起,优质的产业导入才是大厦内部的“顶梁柱”。
在历下的规划里,五大超高层都要做到培育各自的产业业态,做到“一楼一业态”,让楼上和楼下、楼宇和楼宇之间形成上下游产业的协同互动。这也是历下今年聚焦“招大引强”的原因。只有通过强化联合招商、以商引商,精准吸聚中广核等领军企业,才能加快构建资源集聚、业态丰富的良好产业生态圈。
历下经开区是“未来之城”。以产业规模“千亩百亿”为目标,细化“2+N”产业布局和具体赛道,这就是它的“新跃级”。
“2”是深耕大数据和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和大健康两大百亿级链式产业集群,“N”是谋划布局未来产业,比如生命科学、低空经济等。2025年,这里将加快长岭智谷等重点载体建设,推动华为山东区域总部尽快落地,组建片区产业发展基金,完善研发平台、产权保护、检验检测等配套服务,吸引科创资本、高端人才向经开区集聚。高度关注亩均效益、投资产出和未来潜力,对接智能制造行业龙头,引进“灯塔工厂”,构建特色鲜明、上下游完善的产业集聚新高地,打造新质生产力发展“桥头堡”。
与春光赛速度,经济运行“量质齐升”
2024年,济南的地区生产总值达到了13527.6亿元,其中坐在头把交椅的依然是历下,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577.8亿元,累计同比增长5.6%。
全区“项目提升年”工作推进大会要求,2025年经济运行要突出量质齐升,并提出了两个方面的努力方向。
一方面,以量促稳,围绕为企服务和财税增长,稳住全区经济大盘。
另一方面,以质取胜,促进高端商贸业、金融和总部经济、数字经济等产业提质增效,加快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
先看第一点。通常来说,“以量促稳”的前提是“保持量的合理增长”。历下将“量”的增长放在“为企服务”上,足以看出其对营商环境“软实力”的重视程度。
事实上,在全区工作推进大会召开的下午,历下还召开了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会议强调,要聚焦重点产业靶向发力,深化“产业链图谱招商”,按图索骥引进上下游配套项目,加速产业集群化发展。要发挥企业“以商引商”桥梁作用,实现“招一商、带一片”的链式效应。要健全招商引资机制,积极探索“基金+招商”等创新模式,通过资本赋能吸引优质项目落地。
种种举措无不传递出这样一个信号——营商环境是历下今年发展经济、吸引投资、促进创新的重要手段。
再来看第二点。以质取胜,这里的“质”源自一批批高质量产业催生的新技术、新模式、新动能。质的有效提升,就是良好产业生态圈的建立。
比如围绕数字经济的产业培育,历下今年将持续夯实“四算”基础,济南人工智能计算中心新增100P算力,“星火·链网”增加至少2个骨干节点,探索完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机制。
同时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探索组建数字产业联盟,依托行业龙头,吸聚智能算法、数字交互等生态企业,加快中间件、安全产品等本土信创产业升级。发挥国家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促进中心服务作用,确保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转型覆盖率达90%以上,推动一流数字先锋城区建设迈上新台阶。
为未来育沃土,项目矩阵“生机勃发”
项目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
今年是济南“项目提升年”,全市共有135个项目入选2025年省级重点项目,总投资5071.2亿元。其中,省重大项目43个,省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重点项目92个。共安排市级重点项目550个,其中,实施类项目500个,总投资1.14万亿元;准备类项目50个,总投资376.6亿元。
如今,一个个紧张忙碌的项目建设场景、一条条高速运转的生产线,跃动着高质量发展的强劲脉搏。这种“春耕速度”也在推动着历下区的重点项目形成建设梯队。
今年,历下致力再策划储备优质项目200个、总投资800亿元。加快义和城中村改造,推进文博西、铁路智慧产业园等片区规划调整,实施东郊饭店等项目征收拆迁,加快三塑、中央商务区西片区等地块安置房建设,为项目接续实施提供有力保障。
有序推进茂岭数字科创中心等73个区重点项目建设,完成投资173亿元,确保智汇云谷等31个项目如期开工、银丰天地等15个项目按时竣工。新增世界500强项目5个以上、央企省企总部8个以上,完成市外投资100亿元。
同时历下也将精心做好城市管家,加大智慧化手段应用,用好“一网统管”,推广无人机扫、“数字城管”、“空中城管”、智慧停车等新技术、新场景应用,全面提升城管工作智能化水平。此外,历下还将持续完善城市功能,保障重点工程建设,提升综合承载能力,为居民创造更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
在这场“争春忙”的浪潮中,历下每一寸土地都被赋予了新的使命和价值。不妨随着它跃动着的发展脉搏,一起寻找新一年的高质量发展答案。(图片来源 视觉中国、历下融媒)
初审编辑:范明昱
责任编辑:张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