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周扬亮
责任编辑:贺存玲
大众网记者 赵业超 济南报道
当晨曦漫过颜庄澜头村的青砖黛瓦,青石板路上的非遗市集已弥漫起人间烟火——花鼓锣子铜钹声划破晨雾,古琴弦音在百年戏台流淌千年回响,川剧变脸引孩童惊叹,傣迪古舞受游客热捧。“五一”期间颜庄非遗节启幕,每天8场演出,节后周末常态化演出,让游客在古今交融的沉浸式体验中,撞见非遗最鲜活的打开方式。
这场跨越时空的文化盛宴,正是钢城“山水为底、人文为墨”的生动注脚。在非遗小镇的鼓点里,在露营地的星空下,在体育赛事的激情中,这座藏于鲁中群山间的生态之城,正以活力、时尚的新姿对话时代,勾勒出一幅“文旅+赛事”的立体画卷。
赏花为媒:从“一朵花的绽放”到“百花园的生长”
钢城风光秀丽,山水相依,有不输于江南小城的自然风光。钢城区以花为媒,推开了钢城文旅发展的一扇新窗。
依托颜庄百年梨园、汶源万亩桃林、辛庄海棠花谷等资源,钢城创新“花卉+N”模式,将赏花路线与民宿、露营、特色体验串联,引入“沉浸式体验、网红NPC互动”等元素,打造“可看、可感、可参与”的文化盛宴,形成“一花引领、百花齐放”的消费格局。
颜庄梨园中,游客与哪吒等NPC互动游戏不亦乐乎,5场情景剧拉满沉浸体验;辛庄海棠花节联动田园乡居,推出主题手作、田园市集,实现“赏花+体验+宿营”一站式打卡;汶源桃文化旅游节围绕浪漫、文化、创意元素,以互动体验和沉浸式表演打造独特文旅盛宴。
通过花节IP打造,钢城以“花经济”激活全域产业链,拉动餐饮、住宿等产业联动。2025年春季举办10余项花节活动,吸引游客32万余人次,拉动消费760余万元,带动相关行业环比增长超11%。
这场实践让钢城从“单花盛放”迈向“百园生长”,书写“以节兴旅、以旅富民”的可持续图景——让山水馈赠转化为现实美好,让每次抵达都是“诗与远方”的心动之旅。
赛事赋能:速度与激情勾勒时尚活力新图景
赏花余韵未散,引擎轰鸣已破宁静,钢城活力魅力尽显。
3月,第十五届齐鲁赛车英雄会·钢城站摩托车集结赛启动。省内外的众多摩托车爱好者齐聚一堂,在一场速度与激情的较量中,感受钢城“体育+文旅”融合发展带来的愉悦与美好。
“好运山东・徒步齐鲁”2025首发站唤醒钢城活力——2000余名徒步者出发,奥运冠军周璐璐等任“领航员”,携娃赏花、或与友竞速、或独享静谧,让桃林步道成“速度与诗意”舞台。
若地面赛事是动感脉搏,天际翱翔则是浪漫注脚。辛庄航空运动联赛让钢城春天“上天入地”——动力滑翔伞编队掠过山水,热气球载游客升空尽收花海层峦。当热气球升空,工业肌理与自然野趣交织,游客赞叹“这才是‘全域体验’天花板!”
智慧赛场同时上演“脑力风暴”。4月,山东省第十三届象棋等级赛中,200余名棋手对弈,指尖落子暗藏乾坤。这场“最强大脑”对决与引擎轰鸣形成反差,为钢城注入独特魅力。
多样赛事拓宽文旅场景,体育“注意力经济”提升城市曝光度,“赛事+文旅+消费”的乘数效应通过沉浸式场景,为城市贴上“时尚、活力、动感”标签,“运动钢城”形象更鲜明。
产业赋能:提质增效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产业园灯火通明,试验田秧苗新绿……钢城立足资源,以工业化理念、产业链思维谋划乡村产业,勾勒“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图景。
钢城以“项目提升年”为引领,谋划农业项目47个,总投资76亿元,推动产业从“散点分布”向“链式集聚”跃升。山东未来畜禽种业产业园3个研发载体建成,安牧乳业等5个项目投产,引入育种项目,构建一体化链条,打造“北方种业之都”核心区。项目落地,为乡村产业注入强劲动能,让土地的馈赠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发展红利。
统筹“钢刚好品”区域品牌建设,培育传福牛肉等特色品牌,形成“一街一品”格局。以“村村有产业”为抓手,发展特色产业,3个街道获评“省级农业产业强镇”,182个村庄通过“一村一业”实现赋能,9个村获评省级名品村。品牌化让农产品从“卖资源”向“卖品牌”跨越,为乡村振兴注入活力。
站在山乡花语的露台上远眺,非遗工坊的锤音与果园里的笑声交织成歌,露营地的灯火与农家院的炊烟相映成画。钢城用行动证明,农文旅融合的核心密码,在于读懂土地的语言——让每一份自然馈赠都焕发新的生机,让每一段文化记忆都找到当代表达,让每一次乡村体验都成为赋能发展的契机。这或许就是钢城为乡村振兴书写的生动注脚:当农业有了文化的温度,旅游有了乡土的底色,产业有了经纬的脉络,乡村便有了拥抱未来的底气,在“望山见水”的诗意中,走出一条产业兴、生态美、百姓富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图片来源:钢城融媒)
初审编辑:周扬亮
责任编辑:贺存玲
6月13日和15日,李宗盛“有歌之年”巡回演唱会济南站,将在济南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体育馆开启。为满足广大市民、歌迷的公交出行需求,济南公交将开通地铁接驳摆渡线及9条歌迷定制专线,为歌迷出行保驾护航。[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