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实验小学教师郭玉花表示,新生入学后,第一个月的重点就是树规矩。小学生要学习文化课程,每天上午都要上四节课。这就要求孩子能坐得住,课间知道喝水、上厕所。 [详细]
郭玉花表示,升一年级时,除极个别的孩子,大多数孩子不会有明显的分离焦虑。但每年十一小长假以后,很多孩子开始哭着喊着不愿上学了。“你想想,他们一上小学,要学的东西变多了,而且还要写家庭作业。假期里一玩,就更觉得上学不好玩了。”郭玉花建议,入学后第一...[详细]
燕山小学政教处老师侯晓东表示,一年级的课程相对比较简单,相比起文化课程的学习,行为习惯的培养更加重要。让孩子按时起床、按时到校、按时完成作业,这会为以后打下良好的基础。很多家长的举动却与之恰恰相反,为了不耽误孩子学习,他们包揽了许多孩子分内的工作...[详细]
在家里,几个家长看一个孩子。在学校里,一个老师看四五十个新学生。所以,老师一开学的时候都有点焦头烂额,就难免会喜欢一些能迅速了解规则的孩子,尤其是一些能帮老师维持一下秩序的小助手。所以,那些独立能力强、小事少、肯学习、能吃苦的孩子最受老师喜欢。 [详细]
很多家长有个认识误区,认为孩子上学了,教育孩子的事儿就全都交给老师了。其实,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缺一不可,只有家长和老师合力才能将孩子教育好。 [详细]
可能是考试压力太大,家长们很容易焦虑。某次考试比别人少两分,写字没有别人写的快,这些都可能让家长紧张。举个例子,有个家长没让孩子上幼小衔接班,但考试的时候得了A,这让他很高兴。但后来,他打听到另一位上了幼小衔接班的孩子考了一百分,而自己的孩子考了9...[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