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晓丹
近日,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文化走进反诈课堂”活动在解放路街道历山路社区精彩上演。本次活动由解放路街道办事处主办,旨在借助传统艺术魅力,为辖区老年居民筑牢防范电信网络诈骗的思想防线。解放路街道办事处副主任李根生、综合治理和应急管理服务中心主任徐淑敏、区司法局二级主任科员杨林、区文旅局非遗保护中心科长陈怀清、社区民警王珊珊等出席活动,60余位中老年居民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社区网格员化身反诈讲师,直击老年群体最易遭遇的“冒充公检法”、“中奖诈骗”等典型案例。她用通俗易懂的“家常话”,深入剖析诈骗分子的作案手法和话术特点,让隐蔽的骗局“现出原形”。同时,系统传授“三不原则”“六个一律”等核心防诈技巧,切实提升老年居民识诈、防诈、反诈的“实战”能力,有效降低受骗风险。
互动交流与问答环节,老年朋友们热情高涨,积极参与问答,现场氛围热烈。
活动的高潮由历下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于派竹板快书”传承人张厚一老师点燃。他精心创作的反诈主题快书《共同守护绿色家园》,以地道的方言、幽默的唱词和清脆悦耳的鸳鸯板,将“黑神仙骗局”“保健品陷阱”等诈骗套路娓娓道来。“天上掉馅饼,肯定是陷阱”等朗朗上口的防诈金句,引得现场老人纷纷击节跟读、笑声掌声不断。这种寓教于乐的创新形式,巧妙地将严肃的反诈知识融入轻松欢快的传统曲艺中,使防范意识在无形中深入人心,成为本次活动最闪亮的特色。
街道此次“非遗走进反诈课堂”活动,是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精准服务老年群体的生动实践。活动成功实现了“双赢”效果:一方面,让老年朋友在感受非遗魅力的沉浸式氛围中,轻松愉悦地提升了反诈“免疫力”;另一方面,探索出一条“文化搭台、反诈唱戏”的精准宣传新路径,为守护“银发一族”的财产安全构筑起一道兼具文化温度与知识硬度的坚实防线。
下一步,解放路街道将持续深化“传统文化+精准宣传”模式,针对不同易受骗群体特点,“量身定制”更多元、更有效的宣防策略,全力为辖区居民织密织牢防诈安全网。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赵晓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