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政绩非虚名 实干赢民心

2024-12-30 10:37:2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袁晓甜

济南市章丘区明水街道纪检监察工委 袁晓甜

  政绩如山,民声为峰;政绩如海,民心为源。正确的政绩观应当以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基层干部更要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做到心中有民、一心为民,确保各项工作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政绩之本,在于为民谋福。“草鞋书记”杨善洲、“大山的女儿”黄文秀等吾辈楷模为人民群众尽职尽责、挺膺担当,以牢固的公仆意识服务于基层,增强人民幸福感;山东省政企合力,把“四带四看”下基层转化为服务群众的实际成效,全力保障群众安全温暖过冬,提高群众满意度……这些英模人物典范和各地政府的主动作为感召着广大基层干部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将增进民生福祉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基层干部作为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先锋力量,要时刻倾听群众心声,了解群众需求,解决群众难题,真正把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放在心上、抓在手上、落在实处。

  政绩之要,在于创新实干。深圳特区不断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体制机制,成为全国乃至全球瞩目的璀璨明珠;济南市以场景创新赋能新质生产力发展,生动诠释了科技创新的无限可能和无穷魅力;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无数基层党员干部舍小家为大家,扎根一线,带领群众蹚出了一条条致富的新路子……正确的政绩观强调的是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同时敢于突破传统思维定式,勇于探索新路径、新模式,而不是搞花架子、做表面文章。党员干部要树立“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定有我”的境界,着眼于长远发展,展现敢为人先、勇立潮头的精神风貌,用实际行动诠释共产党人的责任与担当。

  政绩之魂,在于“我将无我”。近年来,中央持续向政绩工程亮剑,一批批政绩工程纷纷下马,腐败分子受到法律严惩,极大净化了政治生态,为树立正确政绩观营造了良好氛围。“我将无我”意味着将个人利益摆在集体利益之后,唯有如此才能确保政绩的纯洁性和公信力,避免陷入“政绩工程”“形象工程”的误区。广大党员干部应以此为鉴,时刻警醒自己,始终保持共产党人应有的政治品格,始终保持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严守纪律规矩,自觉抵制各种诱惑腐蚀,做到心中有戒、行有所止。

  政绩如镜,映照初心使命;政绩如秤,衡量担当作为。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就是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秉持实事求是的工作态度,坚守清正廉洁的职业操守,弘扬开拓进取的时代精神,努力创造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实绩。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