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能

2025-01-23 10:42:41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陈樱珊

港沟街道纪检监察工委 陈樱珊

  在基层工作的第一线,街道工作人员与群众密切接触,处理着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然而,形式主义的存在却如同一座大山,压得基层工作者们喘不过气来,严重阻碍了基层工作的高效开展和基层治理能力的提升。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能,已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形式主义在基层的表现可谓五花八门。一些不必要的会议频繁召开,占据了基层工作人员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常常是这个会还没结束,下一个会又接踵而至,导致工作人员根本没时间去落实实际工作。而且,会议内容往往空洞无物,缺乏实质性的指导意义,只是在走流程、做样子。还有过度留痕现象也十分严重,各项工作都要求拍照、写记录、填表格,似乎工作的成果只体现在这些书面材料和照片上,而不是实际的工作成效。为了应付检查,工作人员不得不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去整理这些 “痕迹”,真正为群众办实事的时间却被大大压缩。

  形式主义给基层工作带来的危害不容小觑。一方面,它严重降低了工作效率。基层工作人员被大量的形式主义任务缠身,无法将全部精力投入到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上,导致工作进展缓慢,许多民生问题得不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另一方面,形式主义也极大地伤害了基层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当他们的辛勤付出都被浪费在这些无意义的形式上,看不到工作的实际价值和成果,很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对工作失去热情和动力。同时,形式主义还损害了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让群众对政府工作产生不满和不信任。

  追根溯源,形式主义在基层滋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上级层面来看,一些考核评价机制不够科学合理,过于注重表面形式和材料汇报,而忽视了实际工作业绩和群众满意度。这就导致基层为了迎合考核,不得不搞形式主义。从基层自身来看,部分工作人员存在思想认识偏差,缺乏担当精神,不敢真抓实干,而是选择通过走形式来应付工作。此外,基层工作任务繁重,人员配备不足,在巨大的压力下,有时也不得不采用一些形式主义的做法来缓解工作压力。

  为了有效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能,需要多管齐下。首先,要优化考核评价机制。建立科学合理、注重实绩的考核体系,将群众满意度作为重要的考核指标,引导基层工作人员把工作重心放在为群众办实事上。其次,要加强思想教育。提高基层工作人员的思想认识,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增强责任意识和担当精神,让他们从内心深处抵制形式主义。再者,要合理分配工作任务,根据基层实际情况,科学调配人员和资源,避免基层工作负担过重。同时,上级部门也要减少不必要的干预和指令,给予基层更多的自主空间和创新活力。

  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增能,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只有各方共同努力,从制度层面、思想层面、工作层面等多方面入手,才能真正铲除形式主义的土壤,让基层工作人员轻装上阵,更好地为群众服务,为基层治理注入新的活力。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