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
洪家楼街道 陈晓敏
提到廉洁教育,大家第一反应便是看廉政教育片,或者是案例展示。因此,近几年就应运而生了很多特殊微景观教育,基层很多党员活动中心、廉洁教育阵地都有一个可观赏可教育的展览角,这是一种创新的廉政教育形式,通过将廉洁文化与基层实际结合,利用实物、场景、故事等载体,让党员干部群众在“睹物”中“思廉”,潜移默化地接受廉洁文化的熏陶。
这些“角落”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都放置着近现代比较有教育意义的老物件儿,比如:铁路宿舍活动中心放置的是四五十年代的老式马灯,马灯是铁路职工巡路、护路、保路照明必不可少的工具,虽然没有八九十年代的手电筒和现在的手提强光灯照明方便,但他是我们今天幸福生活不断提高的历史见证。还有些地方展示的是收音机发展历史,收音机是二十世纪人们获取新闻、音乐、戏剧、体育、教育等各种节目的主要渠道,让当时的人们能够了解世界各地的风土人情和实时动态。从矿石收音机——电子管收音机——晶体管收音机——集成电路收音机——DSP收音机,不仅体积、外形的变化给现在的00后、10后带来震撼,他们不敢想象这么“笨重的大家伙”是当时最先进的娱乐设施,在抗日时期就是传递情报和信息的重要工具。这些贴近基层生活的普通物件儿承载着红色廉洁的内涵,结合铁路游击队讲述红色故事,赓续红色血脉。让居民们一起感受中国速度、中国骄傲,民族富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这些红色历史故事让抽象理念具象化。好像廉洁文化又回到了人们日常生活中,这些革命时代留下的红色遗产和光荣传统赋予基层发展和前进的精神动力。
这些老物件既是一种文化传统中的道德启示,也体现了以物喻理、借古鉴今的深刻智慧。时刻提醒人们不忘来路、勤俭持家、传承好家风。悠悠五千年华夏文明史,古代清官廉吏常以特定物品作为精神象征,一代代名臣廉吏流传的佳话也不胜枚举,杨震暮夜却金、羊续悬鱼明志、于谦两袖清风、包拯不持一砚归、杨继宗不私一钱……给中华文明史上留下了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