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
济南市章丘区圣井街道纪检监察工委 陈元才
“苍蝇”虽小,危害之大,不容小觑,当手中的小权力被贪婪的欲望无限放大,其危害涉及面之广无法想象,程度已远超个体的遭遇,千里之堤毁于蚁穴,他们层层剥削最终掏空的是社会的根基,群众的血汗钱。基层的治理环境一旦被污染,那么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朴素信仰和对党员干部信任程度将会面临严峻的考验,继而产生怨恨之气,从“吃拿卡要”到“雁过拔毛”,这些看似零散的小恶,实则织成一张阻碍一方社会健康运行的有毒之网,贪腐者渐渐背离了初心和使命,丢失了信仰和党性,让大众和民心在无形之中渐行渐远。
“苍蝇”屡拍不绝,其生存“土壤环境”值得深入研究。基层监督的“最后一公里”常显薄弱且力度不够,基层权力运行有时如同灯下之影,水过地皮湿,模糊不清,导致制度笼子的缝隙在末端执行时可能被撑开,让所谓的“灵活操作”“人情世故”有了可乘之机,导致熟人社会的人情羁绊,更使举报者阻力和顾虑重重,于是,“苍蝇”在夹缝中嗡嗡作响,反复滋生。
然而,正义和时代的阳光正一寸寸照进每一个角角落落,必让“灰色之影”无所遁形,如今,数字监督的利剑已悄然出鞘,村小微权力的阳光运行,三务公开透明,试每一笔款项的流向都暴露在众人目光之下,手机APP上,“码上举报”,让维权之路变得前所未有地便捷和畅通。现如今公民权利意识的普遍觉醒更是关键,年轻一代不再沉默,他们熟练运用网络工具,让每一个可疑的收费单据、每一个热门事件、每一个不公平的待遇、每一次违规的办事流程都可能在网络上掀起波澜,引来更广的关注和热度。制度之网亦在持续加密,基层小微权力清单日益明晰,权限日益清晰,制度也日益完善,公开透明的刚性要求让暗箱操作无处遁形。
群众监督的澎湃之力,正成为扑灭“蝇害”最汹猛的力量。群众每一次在平台上的实名曝光,每一次向纪委监委提交的详尽举报,都是射向“苍蝇”的精准子弹。当千万双眼睛紧盯不放,当网络的聚光灯让照亮阴暗遮蔽,微权力便被迫在阳光下运行。从“围观”到“行动”,网民正以指尖汇聚成监督的洪流,重塑着基层治理的廉洁生态。
“拍蝇”之战,是民心保卫战。它不需要惊天动地的口号,只需在每一次对微小不公的零容忍中不断的累积胜势。制度的铁笼要越扎越紧,让权力运行的每一个环节都清晰可循、公开透明,让监督的毛细血管更要畅通无阻,让群众的每一声质疑都能收到有效的回应,先进技术的赋能尤需善用,使数据穿透迷雾成为一盏照亮角落的明灯。
“蝇贪”之危,其害如针,扎在民心最柔软处,寒了群众的心,监督之力,其势如潮,激荡在基层的每个角落。当亿万指尖之力凝聚成光,当每个质疑都能找到回响,微权力的暗影便再无容身之地。这日常的监督革命不在宏大法人叙事中,而在每一次对“小恶”的抵抗和惩罚里,每只“苍蝇”的落网,都是民心的胜利,正义的凝聚。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