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要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

2025-07-23 14:08:46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赵俊法

济南市章丘区普集街道纪检监察工委 赵俊法

  “群众利益无小事,一枝一叶总关情。”在新时代,基层干部将群众的小事视作自己的大事,不仅是职责所在,更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思想的生动体现。从社区楼道的一盏灯到农村道路的一处坑洼,从独居老人的一次就医陪护到农民工的一笔工资拖欠,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实则是关乎民生福祉的“大事”。唯有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办实办好,才能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小事不小:民生“细节”折射治理“温度”

  群众的小事,往往是民生痛点的直接映射。一个窨井盖的松动,可能引发行人受伤;一次医保报销的拖延,可能让患者家庭陷入困境;一户居民的楼道堆物,可能埋下消防隐患。这些“小事”若得不到及时解决,便会累积成影响社会稳定的“大事”。基层治理的“温度”就藏在解决小事的“速度”与“态度”中。当干部把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再小的难题也能找到破解之道。

  小事背后:民生“需求”呼唤治理“创新”

  群众的小事往往具有分散性、突发性和个性化特点,传统“一刀切”的管理模式难以满足需求。新时代基层治理需要创新机制,通过“数字化赋能”“精细化服务”“社会化参与”等方式,将小事办得更高效、更精准。

  从“小事”到“大事”:基层干部的使命担当

  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对基层干部而言,既是一种工作方法,更是一种价值追求。它要求干部练就“铁脚板”,多走村串户,在田间地头、楼道巷尾发现问题;培养“同理心”,设身处地为群众着想,把“这事办不了”变成“我来想办法”;提升“执行力”,对群众承诺的事,件件有回音、事事见成效;激发“创造力”,在解决小事中探索新机制、新方法,推动治理能力升级。

  新时代基层治理的精髓,就在于将“民生清单”转化为“幸福账单”。当每一盏楼道灯都为夜行人点亮,当每一条水渠都为庄稼输送希望,当每一次诉求都得到真诚回应,我们便能深刻理解:群众的小事,就是国家的“大事”;基层干部的“担当”,就是时代的“答案”。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