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评 | 严查群众身边“微腐败” 守护基层“大民生”

2025-08-25 11:45:09 来源: 大众网 作者: 张玉萌

洪家楼街道纪检监察工委 张玉萌

  基层是国家治理体系的“神经末梢”,基层“微腐败”,“微”在腐败问题来自基层,但其“害”却直击民心。当前,全国各地深入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直击民生难点、痛点问题,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

  各地纪检监察机关坚持从“小切口”入手,精准发力,通过日常监督、群众举报等方式,打击了一批群众身边的腐败“毒瘤”和不良作风问题,为基层党员干部敲响了警钟,让清正廉洁和为民办事的优良作风蔚然成风。

  强化精准监督,深挖问题线索。用好基层小微权力“监督一点通”“预警监督系统”等平台,及时监测、发现异常数据。深挖细查信访举报、12345政务服务热线以及日常监督检查等发现的问题线索,确保线索处置及时、核查到位。同时,畅通线索举报渠道,鼓励群众对发现的腐败及不正之风问题线索及时举报,织密基层监督网,让“微腐败”无处遁形。

  强化“一案双查”,倒逼责任落实。始终把案件查办作为群腐集中整治工作的有力抓手,精准发力,重点突破。监督问责既要查其直接责任人,也查其背后的监管失职、制度漏洞,倒逼相关职能部门履职尽责、加强监管。同时,深化运用警示教育举措,对典型违法违纪案例进行通报曝光,以达到震慑、警示作用。

  推动标本兼治,扎紧制度笼子。针对基层“小微权力”运行风险点,以查促改、以改促进,督促相关职能部门、社区(村)集体等,完善农村集体经济“三资”管理、惠民补贴发放等制度,不断压缩腐败问题和不正之风可能发生的空间。加强基层党员干部廉洁教育,以牢固树立纪律意识、底线意识,加强自我约束,从思想上筑牢“微腐败”发生的防线。

  深化作风建设,提升治理效能。靶向纠治基层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顽疾,严肃整饬“躺平式”“敷衍式”干部,推动基层干部作风实现根本性转变。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站稳人民立场,将为民解忧、为民服务的宗旨内化于心,确保上级决策部署落地生根,切实增进群众福祉。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张兴华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