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宁宁
孙集镇纪委 潘亚斐
在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向纵深推进的关键阶段,“强化基层监督”成为新时代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发力点。基层是政策落地的“最后一公里”,也是服务群众的最前沿,其政治生态的优劣,不仅影响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更直接关系党的执政根基是否牢固,抓好基层监督意义重大、刻不容缓。
从实践成果来看,各地已通过创新监督模式让基层监督效能持续释放。不少地区围绕“小微权力”制定清单,明确权力运行边界;推动村务监督委员会实体化运作,让监督从“虚”转“实”;搭建基层公权力大数据平台,用科技手段破解监督难题。这些举措让监督触角延伸至基层“神经末梢”,有效遏制了“微腐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服务意识,也让群众感受到了实实在在的变化。
但也要看到,基层监督在深化过程中仍面临诸多亟待破解的难题。部分地区存在“上级监督远、同级监督软、群众监督难”的困境,一些“四风”问题改头换面、隐形变异,在乡村振兴项目审批、资金使用等关键环节,廉政风险依然存在。这提醒我们,反腐败斗争绝非一蹴而就,基层监督必须常抓不懈,绝不能有丝毫松劲歇脚的念头。
加强新时代廉洁文化建设,是从思想根源上筑牢基层廉政防线的关键举措。近期,各地纷纷挖掘本地红色文化、历史名人中的廉洁资源,将清廉故事、家风家训通过微视频、地方戏曲、公益海报等形式广泛传播。这种接地气的廉洁教育,既引导党员干部修身律己、廉洁用权,也在全社会营造了“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氛围,为基层监督提供了坚实的思想支撑。
新征程上,筑牢基层监督之网、涵养清风正气,需要持续发力、久久为功。必须健全制度体系,强化文化浸润,凝聚各方合力,不断净化基层政治生态,让党员干部习惯在监督下履职、在阳光下用权。
初审编辑:
责任编辑:于宁宁